燕返鸿归各是家,寻常来去未云赊。
犹悬燕市千金价,已种河阳百里花。
别浦有人歌恺悌,大才无梦寄烟霞。
由来老骥能先路,莫向东风惜鬓华。
燕返鸿归各是家,寻常来去未云赊。
犹悬燕市千金价,已种河阳百里花。
别浦有人歌恺悌,大才无梦寄烟霞。
由来老骥能先路,莫向东风惜鬓华。
这首诗《送黄畏斋》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燕子与鸿雁的迁徙,以及对友人黄畏斋的深情送别,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燕返鸿归各是家,寻常来去未云赊”以燕子与鸿雁的自然迁徙为喻,表达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流转与变化,如同飞鸟的迁徙,虽有规律,却也充满不可预知性。
颔联“犹悬燕市千金价,已种河阳百里花”运用了双关手法,一方面借燕市的高价比喻黄畏斋的才华与价值,另一方面又以河阳百里花象征黄畏斋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贡献,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其社会地位的认可。
颈联“别浦有人歌恺悌,大才无梦寄烟霞”通过描绘别浦边有人歌唱和谐友善的情景,以及想象黄畏斋在烟霞中寄托大才的梦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尾联“由来老骥能先路,莫向东风惜鬓华”则以老骥自比,表达了诗人虽年岁渐长,但依然能够引领前行的决心,同时也劝慰友人不必因岁月流逝而惋惜,应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理想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理想追求及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
余生笑结曼胡缨,许子衣褐应逃名。
绿波芳草怨离别,渭树江云今古情。
昨夜城头吹笛声,相思起听落梅行。
梅花江上潮空白,黄鹤山中月自明。
石田茆舍温陵上,饭稻看书亦疏放。
去日儿童半白头,旧时猿鹤今无恙。
念此令人思转悲,乡心已挂刺桐枝。
明朝疋马温陵道,不负秋风鸡黍期。
沙口柳条色,沧波断归鸿。
君承紫泥诏,西上蓬莱宫。
忆君久抱干将器,三尺鹈膏未曾试。
君不见骅骝叱拨人岂知,一蹴方看小千里。
黄金不独累层台,宣室犹闻此夜开。
郭隗已知天下士,汉文偏爱洛阳才。
只今四海同车辙,万乘宵衣候明哲。
报主应怀国士恩,承家莫负郎官节。
郑虔况是槁门客,早晚龙池道相忆。
仲舒三策已成名,阙下相逢亦寄声。
青丝白马金陵道,酒幔河桥对春草。
天朝此去故人多,江海谁怜布衣老。
舟从故里莫停桡,春水桃花半落潮。
自惭落拓空华发,看尔飞腾上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