庀江汉杞梓之才,南国冠裳,多会于此;
撷衡湘兰芷之秀,中兴豪杰,笃生其间。
庀江汉杞梓之才,南国冠裳,多会于此;
撷衡湘兰芷之秀,中兴豪杰,笃生其间。
此诗描绘了鄂城湖南会馆的盛况与文化底蕴。开篇“庀江汉杞梓之才,南国冠裳,多会于此”,赞颂了聚集于此的才俊之士,如同江汉间的珍贵木材,才华横溢,犹如南国冠裳之士,汇聚一堂,共谋发展。接着“撷衡湘兰芷之秀,中兴豪杰,笃生其间”,进一步描绘了衡湘之地的秀丽风光孕育出的杰出人才,他们在此地茁壮成长,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豪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会馆内人才济济的景象,也隐含了对地方文化与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人才成长环境的赞赏。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景物描写,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体现了诗人对地方繁荣与人才培育的深切关怀。
青林见危构,南山覆其陲。
林居何为此,所爱烟雾姿。
上有鹧鸪鸟,来从溟海湄。
飞止不他乡,畏与宿愿违。
违此顷刻间,万死莫赎之。
而忧中夜露,辛苦湿毛衣。
毛衣岂愿湿,即湿非所辞。
莓苔与薏苡,含弄寄相思。
翔鳞化海凫,不化脑中石。
人生弃井邑,寄处终为客。
常怀坟墓思,永夜良局蹐。
秋风吹蓬颗,累累如布奕。
上为考与曾,下为叔与伯。
岂无故鬼悲,翻念远行役。
服药得神仙,去后唯留迹。
忽梦南游云,相逐孤飞翮。
秦淮没日如没鹘,白波摇空湿弦月。
舟人倚棹商声发,洞庭脱木如脱发。
寒螀哀啼众芳歇,晨梳青林望吴越。
吴歈越吟浪花舞,秋槎湿剑归无所。
愁生酒醒闻山鸡,石镜飞花汗如雨。
起招如意击树枝,为君悲歌君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