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都回宿赤城站》
《上都回宿赤城站》全文
元 / 陈益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涂山执玉会诸侯,宴罢回程宿岭头。

白海雨来云漠漠,赤城秋入夜飕飕。

皇图万里乾坤阔,客路几年身世浮。

驿吏惊呼诗梦破,一声鸡唱隔云州。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益稷的《上都回宿赤城站》描绘了诗人从上都返回途中在赤城驿站过夜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涂山执玉会诸侯”,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涂山会盟,象征着诗人归途中的重要会议或集会,隐喻了政治活动的繁忙与复杂。接着“宴罢回程宿岭头”一句,描述了宴会结束后的归途,诗人选择在山岭之巅的驿站休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白海雨来云漠漠,赤城秋入夜飕飕”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白海的雨水带来的是茫茫云雾,赤城的秋夜则显得寒风凛冽。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

“皇图万里乾坤阔,客路几年身世浮”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感慨以及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万里江山,天地广阔,而作为旅人的他,却在这漫长的道路上经历了数年的漂泊,仿佛身世如同浮萍一般无根。

最后一句“驿吏惊呼诗梦破,一声鸡唱隔云州”以驿站小吏的惊呼声打断了诗人的梦境,将读者带入现实。鸡鸣声从远处传来,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终结与新的开始。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最初的热闹转向了最后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陈益稷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其二

老去不为世网萦,我为清冷亦假名。

不识丹台与赤城,此间寂寂无人声。

下视千里山川平,其间隐显自晦明。

稽康作乐知未精,庄周能宁何用撄。

有动不在弹与枰,至静何为论搀枪。

大饮不复论缸罂,一醉宁复更解酲。

当如美璞含其英,不如不琢鸣琤琤。

一去一来寄死生,宠辱外事何足惊。

高篇琅琅示我情,久已丧魄今载营。

呼奴拥彗扫柴荆,当有佳客来此行。

(0)

清泠台二绝句·其一

山前缭绕白云飞,山下溪流那复回。

不向此间休歇去,宁将白发污尘埃。

(0)

古兴十六首·其五

皖皖何氏女,不食终不饥。

普公南迁日,金镜识仙衣。

清冷少言语,时时露天机。

冥数有时尽,玉棺有馀辉。

(0)

有感

我身如断蓬,我性如孤鹤。

飘摇寄林野,不复人间乐。

岂如鸡与犬,朱门肆依托。

虽沐稻粱恩,安能远嫌薄。

理或不在我,幽怀放寥廓。

人生能几时,百年共摇落。

(0)

赠清道

少年好书老弥笃,牙签锦囊数百轴。

江左墨妙世不瞩,有唐诸公粗可录。

诸公草法无可称,中叶始有张颠名。

张颠下笔有神会,其妙不似点画成。

后来沙门有藏真,措意潇洒尤更精。

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本朝苏公名弟兄,汝南蒲阳亦有声。

比来诸公已老死,其馀卑俗类可憎。

我昔乘兴游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

始知无择得此道,长沙道人今复生。

归来穷巷掩柴荆,惠然相访得忘形。

赠我数行岂无意,势如九河注沧溟。

中间龙蜃降没升,欢伏不暇独可惊。

自欲何能谢言情,欲赠金玉还愧轻。

慇勤之揖喜不胜,使我驱雾老眼明。

(0)

将行寄蒋三

春风迎我到荆溪,行看秋成忆故畦。

乘兴去来何可恨,为君引领隔湖西。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