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执玉会诸侯,宴罢回程宿岭头。
白海雨来云漠漠,赤城秋入夜飕飕。
皇图万里乾坤阔,客路几年身世浮。
驿吏惊呼诗梦破,一声鸡唱隔云州。
涂山执玉会诸侯,宴罢回程宿岭头。
白海雨来云漠漠,赤城秋入夜飕飕。
皇图万里乾坤阔,客路几年身世浮。
驿吏惊呼诗梦破,一声鸡唱隔云州。
这首元代诗人陈益稷的《上都回宿赤城站》描绘了诗人从上都返回途中在赤城驿站过夜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涂山执玉会诸侯”,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涂山会盟,象征着诗人归途中的重要会议或集会,隐喻了政治活动的繁忙与复杂。接着“宴罢回程宿岭头”一句,描述了宴会结束后的归途,诗人选择在山岭之巅的驿站休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白海雨来云漠漠,赤城秋入夜飕飕”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白海的雨水带来的是茫茫云雾,赤城的秋夜则显得寒风凛冽。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
“皇图万里乾坤阔,客路几年身世浮”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感慨以及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万里江山,天地广阔,而作为旅人的他,却在这漫长的道路上经历了数年的漂泊,仿佛身世如同浮萍一般无根。
最后一句“驿吏惊呼诗梦破,一声鸡唱隔云州”以驿站小吏的惊呼声打断了诗人的梦境,将读者带入现实。鸡鸣声从远处传来,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终结与新的开始。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最初的热闹转向了最后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老去不为世网萦,我为清冷亦假名。
不识丹台与赤城,此间寂寂无人声。
下视千里山川平,其间隐显自晦明。
稽康作乐知未精,庄周能宁何用撄。
有动不在弹与枰,至静何为论搀枪。
大饮不复论缸罂,一醉宁复更解酲。
当如美璞含其英,不如不琢鸣琤琤。
一去一来寄死生,宠辱外事何足惊。
高篇琅琅示我情,久已丧魄今载营。
呼奴拥彗扫柴荆,当有佳客来此行。
少年好书老弥笃,牙签锦囊数百轴。
江左墨妙世不瞩,有唐诸公粗可录。
诸公草法无可称,中叶始有张颠名。
张颠下笔有神会,其妙不似点画成。
后来沙门有藏真,措意潇洒尤更精。
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本朝苏公名弟兄,汝南蒲阳亦有声。
比来诸公已老死,其馀卑俗类可憎。
我昔乘兴游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
始知无择得此道,长沙道人今复生。
归来穷巷掩柴荆,惠然相访得忘形。
赠我数行岂无意,势如九河注沧溟。
中间龙蜃降没升,欢伏不暇独可惊。
自欲何能谢言情,欲赠金玉还愧轻。
慇勤之揖喜不胜,使我驱雾老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