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
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
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
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
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
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
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
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
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
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
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
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
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
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
这首诗描绘了炼制丹药的过程和感受。"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表明了对材料的精确要求。"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则形象地描述了丹药的微妙变化,从极轻到极重,体现了炼丹过程中物质状态的巨大转变。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通过鲜明的比喻,展示了丹药在不同阶段的颜色变化。"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则表现出炼制过程中的神秘性和保密性。
"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炼丹中偶然发生的奇异景象。"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形容了对这种神秘体验的难以言表。
"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则表明了面对如此奇特经历时作者的心态,从容不迫,不为外界干扰。最后两句"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可能是比喻地表达了继续追求、不断修炼的决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炼丹过程和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内丹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体验。
客来已两春,更瞻韶光早。
花鸟既环合,江山复骈抱。
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
白云谢归雁,驰怀洛阳道。
吾师视化身,一念即遗尘。
岩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
云迷禅处石,院掩写来真。
寂寞焚香后,闲阶细草生。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