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路枯松挂古藤,几年踏雪到来曾。
偶看虎迹间人迹,知是长眉赤脚僧。
横路枯松挂古藤,几年踏雪到来曾。
偶看虎迹间人迹,知是长眉赤脚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首句“横路枯松挂古藤”,以“横路”、“枯松”和“古藤”三个意象,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古老而荒凉的小径,松树苍老,藤蔓缠绕,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几年踏雪到来曾”,诗人以“几年”和“踏雪”强调了进入此地的艰难与时间的漫长,同时也暗示了对这片神秘之地的向往与探索。
“偶看虎迹间人迹”,这一句转折,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动物的踪迹,虎迹与人迹的交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含了山林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共生的关系。最后,“知是长眉赤脚僧”,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僧人,他以“长眉赤脚”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宁静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秋空不肯明,风雨满荒城。
田父遮我说,重九最喜晴。
此日晴色好,大田足西成。
一冬暖如春,絮炭价亦轻。
我虽将去官,于人独无情。
去年冶城叟,采菊餐其英。
今兹隔存殁,使我心怔营。
出门怅谁语,卮酒当自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