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似水,看常娥摩出,一轮寒璧。
桂魄扶疏光照耀,尘界都成银色。
万象森罗,羞明卷彩,黯淡唯今夕。
风高露重,井梧湿翠时滴。
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
虎绕龙蟠丹就后,一颗清辉的国。
不养银蟾,不关玉兔,到处无亏蚀。
三千行满,也能飞上璇极。
碧天似水,看常娥摩出,一轮寒璧。
桂魄扶疏光照耀,尘界都成银色。
万象森罗,羞明卷彩,黯淡唯今夕。
风高露重,井梧湿翠时滴。
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
虎绕龙蟠丹就后,一颗清辉的国。
不养银蟾,不关玉兔,到处无亏蚀。
三千行满,也能飞上璇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图景。开篇“碧天似水, 看常娥摩出,一轮寒璧”将明亮的夜空比作清澈的水面,月亮如同玉盘般悬挂,给人以冷冽而晶莹的感觉。接着“桂魄扶疏光照耀,尘界都成银色”则写出了桂花与月亮交相辉映,将尘世万物都渲染得犹如银白,显得格外庄严。
诗人随后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万象森罗,羞明卷彩,黯淡唯今夕”表达了在这宁静的夜晚,万物皆藏匿其色彩,只留下淡淡的月光。紧接着“风高露重,井梧湿翠时滴”则是对微风轻拂、露水凝结和古井边草木的生动描写。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诗人通过鹤发似雪、山峰深藏及月亮与树影相映衬,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虎绕龙蟠丹就后,一颗清辉的国”则是对一个理想国度的描绘,此国祥瑞、光明。
最后,“不养银蟾,不关玉兔,到处无亏蚀。三千行满, 也能飞上璇极”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自由翱翔于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优美的笔法,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月亮、自然、理想国度以及个人精神飞扬的深沉感悟。
春风作花满江县,行子衣裳带冰霰。
黕黕舟鼓不可止,朋旧相逢懒相见。
张郎十载论胶漆,一门国士欢游衍。
念我远适劳筋形,携我山中百壶饯。
山浮浓桑染肌肤,花亚繁枝明缟练。
二仪风雾变斯须,已下峰巅犹目眩。
连夕灯明酒滟滟,梦中不忆身贫贱。
大旗十丈卷楼船,铜弩千群驱驿传。
却看梦醒馀孤舟,一望平波去如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