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中秋》
《念奴娇.中秋》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碧天似水,看常娥摩出,一轮寒璧。

桂魄扶疏光照耀,尘界都成银色。

万象森罗,羞明卷彩,黯淡唯今夕。

风高露重,井梧湿翠时滴。

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

虎绕龙蟠丹就后,一颗清辉的国。

不养银蟾,不关玉兔,到处无亏蚀。

三千行满,也能飞上璇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图景。开篇“碧天似水, 看常娥摩出,一轮寒璧”将明亮的夜空比作清澈的水面,月亮如同玉盘般悬挂,给人以冷冽而晶莹的感觉。接着“桂魄扶疏光照耀,尘界都成银色”则写出了桂花与月亮交相辉映,将尘世万物都渲染得犹如银白,显得格外庄严。

诗人随后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万象森罗,羞明卷彩,黯淡唯今夕”表达了在这宁静的夜晚,万物皆藏匿其色彩,只留下淡淡的月光。紧接着“风高露重,井梧湿翠时滴”则是对微风轻拂、露水凝结和古井边草木的生动描写。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诗人通过鹤发似雪、山峰深藏及月亮与树影相映衬,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虎绕龙蟠丹就后,一颗清辉的国”则是对一个理想国度的描绘,此国祥瑞、光明。

最后,“不养银蟾,不关玉兔,到处无亏蚀。三千行满, 也能飞上璇极”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自由翱翔于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优美的笔法,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月亮、自然、理想国度以及个人精神飞扬的深沉感悟。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过李子德·其四

拟卜南山宅,先寻北道邻。

关河愁欲遍,缟纻竟谁亲。

异国逢矜式,同人待隐沦。

便思来岳顶,挥手谢风尘。

(0)

泛舟过万寿寺即景杂咏·其四

閒置亭台种柳株,欲将胜槩拟西湖。

好春应为同民乐,能乐伊谁白与苏。

(0)

六月廿九日作

高树纷纷噪晚蝉,趁凉閒步绿阴边。

暑腾婪尾羁残夏,序验凋蓂判半年。

转毂光阴真觉迅,入诗秋景已堪怜。

青山依旧如如体,我亦因之悟不迁。

(0)

正月二十九日进宫

御苑试灯罢,法宫因祭回。

韶光到尔许,烟色已佳哉。

柳线柔笼陌,冰澌冻解隈。

东郊将举趾,侧耳听春雷。

(0)

中秋日恭侍皇太后万善殿瞻礼随游瀛台诸胜敬成一律

金风玉露共徘徊,为奉慈游特地来。

璧月圆时瞻月相,壶天深处是天台。

香飘桂子堆金粟,酒献南山作寿杯。

无限欢欣随辇道,人间端的有蓬莱。

(0)

首春将之江右张子宣德符拿舟相送入郡西诸山游陟数日因为醉歌

春风作花满江县,行子衣裳带冰霰。

黕黕舟鼓不可止,朋旧相逢懒相见。

张郎十载论胶漆,一门国士欢游衍。

念我远适劳筋形,携我山中百壶饯。

山浮浓桑染肌肤,花亚繁枝明缟练。

二仪风雾变斯须,已下峰巅犹目眩。

连夕灯明酒滟滟,梦中不忆身贫贱。

大旗十丈卷楼船,铜弩千群驱驿传。

却看梦醒馀孤舟,一望平波去如箭。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