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晓出未曾还,石竹菖蒲自作閒。
安得云函开玉检,即携三绝候重关。
高人晓出未曾还,石竹菖蒲自作閒。
安得云函开玉检,即携三绝候重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雅之士清晨外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高人晓出未曾还",展现出这位隐士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他似乎与世隔绝,享受着清晨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石竹菖蒲自作閒",通过石竹和菖蒲这两种植物,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然界的自在与宁静,仿佛它们也在享受着这份闲适。
"安得云函开玉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或某种神秘力量的渴望,希望能够开启一个蕴含智慧或超凡能力的宝函。"即携三绝候重关",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得到这宝函后,能够带着这三种绝技或非凡的能力,再次面对外界的挑战或未知,或许象征着追求卓越与超越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知识、智慧以及个人成长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双重探索。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