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兴》
《寓兴》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古风

天下生白榆,白榆直上连天根。

高枝不知几万丈,世人仰望徒攀援。

谁能上天采其子,种向人间笑桃李。

因问老仙求种法,老仙咍我愚不答。

始知此道无所成,还如瞽夫学长生。

(0)
翻译
世间生长着白榆树,白榆树笔直地伸向天际之根源。
它那高高的枝干不知有几万丈长,世人只能抬头仰望,徒劳地想要攀登。
谁能够飞上天去采摘它的种子,种在人间让它们嘲笑桃花和李花。
于是询问仙人如何获取种子的方法,仙人笑我愚蠢而不予回答。
这才知道这样的道路无法达成,就像盲人学习长生不老一样无果。
注释
天下:全世界,泛指人间。
白榆:一种树名,这里可能象征高洁或非凡之物。
天根:天的根源,比喻极高或与天相接的地方。
高枝:指白榆树的高高树枝。
万丈:形容极其高大,虚指,非实数。
世人:普通人,指代大众。
徒攀援:只是尝试攀登,表示无法达成。
上天:到达天空,比喻极难做到的事情。
其子:白榆的种子,比喻珍贵难得之物。
笑桃李:嘲笑普通的桃树和李树,意指白榆的种子所长成的树木更加卓越。
老仙:年老的仙人,智慧的化身。
种法:种植的方法,也指获得成功的途径。
咍我:嘲笑我,表示轻蔑或不以为然的态度。
愚:愚蠢,这里指自己不明事理。
此道:这条路,指追求非凡或超自然的方法。
无所成:没有任何成就,没有结果。
瞽夫:盲人,比喻缺乏见识或理解力的人。
长生:永生,不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愿望。诗人通过对白榆树高耸入云的形象,表达了对高远目标和理想境界的向往。白榆树根连天,枝叶高不可攀,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壮丽描述,也寓含着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渴望。

然而,当诗人询问老仙如何采集其果实时,却遭到了老仙的沉默。这里的“老仙”象征着智慧和修行的象征,而他的不答,暗示了仙道或高远目标并非那么容易达到的。诗人的疑惑和老仙的沉默之间,流露出一种对于生命、时间和追求永恒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人似乎领悟到了追求永生和高远境界的艰难与无奈,因此转而嘲笑自己过去的不切实际的梦想。这一转折点上,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智慧成长,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人生哲理——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接受生命的自然规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探索过程。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夜赠陈都司

卫水东流起白波,楼船灯火听渔歌。

仙翁本是乘槎客,风雨其如此夜何。

(0)

山中怀杨仪部

未得登君野兴堂,两年清梦独难忘。

笑谈每怪逢僧健,文字犹嫌应客忙。

山月挂松真洒落,海云迎鹤更昂藏。

吴天楚地同秋水,老尽蒹葭一夜霜。

(0)

沧州闻官军之捷寄兵侍陆公

露檄传来捷是真,沧州南望正劳神。

功成鲁国追戎地,断许唐年入蔡人。

有梦维鱼应得水,此风何草不回春。

北辰瞻仰朝廷近,欲拟韩诗献紫宸。

(0)

题画二首·其一

银河天上来,不复上天去。

千载乘槎人,应迷问津处。

(0)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其四桑洲

汲溪灌桑树,叶多蚕亦稠。

衣被尽天下,美哉真此洲。

(0)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其一东城

有圃城东偏,石梁度幽径。

隐然见东城,不见东山胜。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