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齐容罗象筵,激楚之结独秀先。
白纻萧索阳春前,回风飞雪相流连。
玉腕缭绕萦繁弦,朱唇宛转含蹁跹。
将行复却私自怜,愿君蹋歌及盛年。
二八齐容罗象筵,激楚之结独秀先。
白纻萧索阳春前,回风飞雪相流连。
玉腕缭绕萦繁弦,朱唇宛转含蹁跹。
将行复却私自怜,愿君蹋歌及盛年。
这首《白纻舞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场华美的舞蹈表演。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舞者在宴席上的精彩表演,通过“二八齐容”、“白纻萧索”等词句,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略带哀愁的艺术氛围。
“二八齐容罗象筵”,开篇即点明了宴会的豪华与舞者的年轻美丽,仿佛是精心布置的一场视觉盛宴。“激楚之结独秀先”,接着描述了舞者独特的舞蹈风格,犹如楚地的音乐与舞蹈结合,独具特色。“白纻萧索阳春前”,运用“白纻”这一古代服饰材料,以及“阳春”这一季节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回风飞雪相流连”,通过“回风”和“飞雪”的比喻,生动描绘了舞者轻盈飘逸的舞姿,仿佛在空中自由飞翔,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玉腕缭绕萦繁弦,朱唇宛转含蹁跹”,进一步刻画了舞者的动作与表情,玉手环绕着繁复的琴弦,红唇轻启,翩翩起舞,展现出舞者技艺的精湛与情感的丰富。“将行复却私自怜,愿君蹋歌及盛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舞者命运的感慨与祝福,即使舞者在盛年时便要离开,也希望观众能珍惜眼前的时光,与舞者一同踏歌欢庆。
整首诗通过对舞蹈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舞者的艺术魅力,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为舍祗园竹,名山结愿偏。
登临恍初地,徙倚更诸天。
不改芙蓉色,微添萝薜烟。
松云移叠嶂,花雨助鸣泉。
芒屩青从引,苔衣碧任穿。
井犹双鹤浴,瀑似片虹悬。
磬发僧归定,灯馀客借传。
新茶收月供,净氎割霞眠。
未叩无生理,聊追有漏缘。
空闻飞锡杖,不见布金田。
尽劫终成幻,降心返离禅。
祇应何所住,一钵付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