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善相语全诬,许负偏能相亚夫。
从理虽然事荒诞,祸根种不爵徐卢。
谁云善相语全诬,许负偏能相亚夫。
从理虽然事荒诞,祸根种不爵徐卢。
这首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河间道中再咏前题(其五)条侯祠》。诗中探讨了关于相术的争议与迷信,以及命运与因果的关系。
首句“谁云善相语全诬,许负偏能相亚夫。”提出疑问,质疑相术的准确性,但紧接着提到历史上著名的相士许负,她竟然能够准确预测到汉将周亚夫的命运。这句诗通过对比,暗示了相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或准确性。
接下来的“从理虽然事荒诞”表明尽管从逻辑上分析,相术看似荒谬,难以理解,但它却能在现实中产生影响,预示或解释了一些事件的发生。这种看似荒诞的现象,实际上可能蕴含着某种深层的因果关系或命运法则。
最后一句“祸根种不爵徐卢”,则进一步强调了命运与因果律的重要性。它指出,无论是福还是祸,其根源都早已埋下,无法轻易改变。这里的“爵徐卢”可能是指古代的官职或地位,意味着无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其命运的种子(即行为和选择)已经在过去的行动中种下,决定了未来的命运走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相术为引子,深入探讨了命运、因果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既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也反映了对命运与自由意志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
昔闻娲皇石补天,一拳堕落东海边。
不如几千万劫啮冰雪,人间才结梅花缘。
傲骨荦确不可贬,冻云野鹤翔其巅。
三生以上难纪极,伐毛洗髓称癯仙。
霜清月落寡侪偶,冷香夜夜生春烟。
泊然天与木石性,米颠逋老相忘年。
孤山距此三百里,故人招我梅花篇。
忆儿堕地时,雷雨当初生。
骨格自岸异,岂独徵啼声。
口授五言诗,牙牙记诵清。
三岁绕地走,不假扶持行。
肃客知拱揖,辄复问姓名。
崭然露头角,见者誉聪明。
蠢婢惯提抱,相依尤有情。
泥中偶遭挞,趋救不顾身。
平时琐屑事,一一难缕陈。
岂其具夙慧,来去自有因。
只益父母悲,痛惜相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