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陈择之游湖韵》
《次陈择之游湖韵》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落日游鱼上,青林白鸟过。

稻香来隔岸,岩影占清波。

招隐何年赋,寻幽此地多。

晚凉容纵棹,听我采菱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hīyóuyùn
sòng / zhāngshì

luòyóushàngqīnglínbáiniǎoguò

dàoxiāngláiànyányǐngzhànqīng

zhāoyǐnniánxúnyōuduō

wǎnliángróngzòngzhàotīngcǎilí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寻找隐逸生活的愿望。

“落日游鱼上,青林白鸟过。”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夕阳下的湖面,小鱼在水中穿梭,而远处的青林间有白鸟飞过,营造出一片和谐宁静的氛围。

“稻香来隔岸,岩影占清波。” 这里写的是秋天的稻香飘逸到对岸,而山岩投射在水面上的影子,似乎也占据了湖中的清澈波光。这样的描绘不仅强化了自然美景,也暗示了一种隔绝尘世的意境。

“招隐何年赋,寻幽此地多。” 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能找到真正的隐逸生活?在这里,“此地”指的是诗歌开篇描绘的那片宁静之地,而“多”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类地方的向往和追求。

“晚凉容纵棹,听我采菱歌。” 晚上,微风习习,诗人悠然自得地驾着小船在水面上行驶,享受着清凉,同时也聆听自己采摘菱角时的歌声。这一幕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愿望。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崧台送孙槲峰之珠江并劝其归龙眠

红雨满江蝉咽树,牂江东下无停处。

我来端溪几何时,我今未归君何去。

屈指才计一月耳,邂逅便订千秋心。

酸言字字贯金石,高文言言振琅琳。

王孙老矣不免饿,茫茫四海谁知音。

探囊岂有缠腰贯,倒箧只存掷地金。

金声掷地无人识,明月夜光应自惜。

君今去我更何言,惟有把君诗过日。

只今诸侯多好贤,往往夸客罗鲭筵。

请君掉头更勿顾,家山归去看龙眠。

桃花沜畔垂云麓,下视余子徒碌碌。

他日寻君路不迷,但指啸声出林木。

(0)

赠陈谅直

陈子我畏友,豪迈见天性。

弱冠同门墙,才调便纵横。

读书具只眼,穿穴契贤圣。

上下三千年,群史归心镜。

暇时对朋好,清风生麈柄。往复期切劘。

古道人所敬。晚来慕修养,万象归一静。

陶冶无故气,清心玉壶映。

当年抱朴子,寡欲保妙命。

丹井一以洗,双燕往来轻。

自叹老更拙,未脱人间阱。

对子一披襟,流辈徒伥伥。

(0)

柏岩山

恒山劈西支,柏岩特奇秀。

阆仙昔栖隐,古洞曲通秀。

灵源相对清,一线天光漏。

老树郁鬅鬙,阴风生邂逅。

丁黑冘交鼓钟,陡蛱急悬溜。

禅师去已遥,山鬼啼清昼。

黄金铸不成,溪云诗意瘦。

岳色凄然来,双泪满怀袖。

(0)

游飞来寺

寻幽入古寺,曲磴蹑层云。

犬睡花阴破,泉鸣鸟语分。

凭栏延水色,坐石绝尘氛。

绀宇来何处,神灵自昔闻。

(0)

十日菊答谢巨公

老僧遗我十日花,丛中尚有黄金芽。

忙搜旅舍觅盆盎,疾呼健仆团泥沙。

要扶强干植根本,先除病叶芟杈丫。

花头苦被束缚久,豁如自直蓬中麻。

人情爱菊我爱影,百影无如菊影斜。

移镫邀月月亦至,纵横满壁飞龙蛇。

藐姑仙人真绰约,何妨背立珠帘遮。

浇花痛饮颇快意,坐间隐隐花咨嗟。

扬州市上作重九,金钱买断渊明家。

娉婷不嫁后时节,蹉跎坐误春韶华。

我闻花语三叹息,一岁一荣生有涯。

君不见绮楼昨夜笙歌歇,几人冷眼窥窗纱。

汝从禅窟听说法,可知微笑拈天葩。

萧然相对共迟暮,秋光尽向苍公赊。

(0)

东轩

乱编堆竹榻,独树守柴关。

屋破红留日,垣低碧见山。

秋深园菊老,雨后野云间。

无复人来往,苔痕满地斑。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