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因巡礼希公住房伤其不幸聊题一绝》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因巡礼希公住房伤其不幸聊题一绝》全文
唐 / 义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0)
注释
百苦:各种各样的苦难。
忘劳:忘记疲劳。
独进影:独自前进的身影,比喻坚持和毅力。
四恩:指天地、君主、父母、众生之恩,泛指所有应感恩的对象。
如何:为什么。
未尽:没有完成。
传灯志:传播佛法的志愿,比喻传授智慧和真理如灯传照。
溘然:突然,出乎意料地。
途穷:道路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困难或事业遇到挫折。
翻译
历经百般辛苦忘却劳累,独自前行留下坚定的身影,心中常怀对四方的感恩,与世间的缘分默契地相续。
为何还未实现传递佛法的宏愿,突然之间就在这里遭遇了前路的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和尚义净所作,名为《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因巡礼希公住房伤其不幸聊题一绝》。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远行求法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对同修道友不幸遭遇的哀悼之情。

首句“百苦忘劳独进影”表达了求法者在旅途中经历了无数困难与劳累,却孤独一人前行,仿佛自己的身影也是旅途中的伙伴。这里的“影”字寓意深长,既象征着孤独,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紧接着,“四恩在念契流通”则是诗人对于佛法恩惠的铭记与感激之情。“四恩”通常指父母、君王、师长和三宝(即佛、法、僧)的恩泽。这里提及“四恩”,强调了求法者对于传承佛法的重要性,以及对这些恩泽的不忘本。

第三句“如何未尽传灯志”表达了诗人对于尚未完成的传承佛法的心愿。这里的“传灯”指的是将佛法的智慧与精神像灯火般传递下去,确保其永续不绝。诗人通过这个比喻,展现了对佛法传承的渴望和责任感。

最后,“溘然于此遇途穷”则是对遭遇困境时的无奈与哀伤之情的抒发。“溘然”形容心绪紊乱,“遇途穷”则意味着在旅途中遭遇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里,诗人通过亲身经历,对于同修道友不幸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求法过程中的艰辛、对于佛恩的铭记、未完成的心愿以及遭遇困境时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传承的坚定信念,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义净

义净
朝代:唐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猜你喜欢

客舍书事五首·其四

禁堞防危石,官衢漾浅沙。

犬能搜兔窟,马解避驼车。

童剪青蔬甲,僧分墨菊芽。

飘零堪慰藉,小雨垫乌纱。

(0)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其三

高下云中树,疏明雪外山。

坡凹茅结屋,岭转水回湾。

禁路分驰道,沙场当内闲。

通明风露冷,时许侍清班。

(0)

上京杂咏十首·其十

长夏崇真馆,疏帘洒静便。

支颐推万古,止息契重玄。

月窟窗如雪,天瓢酒似泉。

主人怜老客,下榻不曾悬。

(0)

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数今皆不复有追忆旧事因成绝句十首·其一

碧瓦参差第一楼,风旗猎猎唤行舟。

兵厨有酒真堪饮,不学弓刀也白头。

(0)

过扬州忆昔四首·其三

萧萧冻雨湿旌旄,犹著殷红旧战袍。

金碗昔闻归马埒,牙牌谁肯信龙韬?

楼头换箭鼓声急,堂上传杯歌韵高。

到底奸雄有真态,木绵庵畔鬼车号。

(0)

舟中杂书五首·其三

春睡元无著,乡心比酒醲。

飞花空有意,小雨不成容。

独树疑新堠,群鸦似乱峰。

艰难怜浩荡,散发遂初慵。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