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照芙渠落,天清桂子香。
秋声谁近远,鹤唳湿寒塘。
水照芙渠落,天清桂子香。
秋声谁近远,鹤唳湿寒塘。
这首诗《凉思》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思绪。
首句“水照芙渠落”,描绘了水面倒映着夕阳下盛开的荷花,色彩斑斓,光影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荷花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与水中的倒影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结合的画面。
次句“天清桂子香”,则转向天空,描述了清朗的夜空下,桂花飘香的情景。桂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和浪漫。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通过嗅觉的体验,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股淡淡的花香。
接下来的“秋声谁近远”,将视角从视觉和嗅觉转向听觉,通过询问“秋声”来自何处,表达了对秋天特有的声音(如落叶声、虫鸣声等)的敏感和好奇。这种声音是秋天独有的标志,它们在诗中成为连接自然与诗人情感的桥梁,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丰富和多样性。
最后一句“鹤唳湿寒塘”,以鹤的啼叫作为结束,将画面定格在一片寂静之中。鹤唳的声音在寒冷的池塘上回荡,既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象征着孤独与高洁。整个场景显得既空灵又深邃,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彭孙贻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
猛虎尚可搏,蛟龙亦易屠。
惟有烂泥洪,蚊虻天下无。
蚊觜甚蠍螫,虻声殷雷如。壮士不敢触。
触者无完肤。一齧使筋露,再齧令骨枯。
牛马齧尽死,矧兹氓者躯。
造物仁万类,稔此独奚需。
得非庶草蕃,变化剧蚍蜉。
譬如虮与虱,所贵日爬梳。
否则必滋蔓,蔓草苦难图。
我欲诉真宰,愤切拟包胥。
上帝必震怒,下令致天诛。
蓐收将中军,风伯为前驱。
一鼓清八极,斯丑谅安逋。
尔虻法必歼,尔洪理难潴。
听氓秉耒耨,庶草悉诛锄。
要令众蚋都,化为粳稻区。
作贡奉明祀,庶足报锱铢。
勋业无成散似樗,青铜欣见二毛初。
中郎兴动秋风起,太傅诗成壮岁余。
皎皎易污时一沐,星星难染漫千梳。
等闲得此无情物,自有忘忧满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