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竿测线费神工,万里佳音瞬息通。
十丈金绳浑逐电,千寻大木竟淩空。
居然行气同天马,从此传书少塞鸿。
谁坐虚堂精习听,琅琅如过玉箫风。
植竿测线费神工,万里佳音瞬息通。
十丈金绳浑逐电,千寻大木竟淩空。
居然行气同天马,从此传书少塞鸿。
谁坐虚堂精习听,琅琅如过玉箫风。
这首清代诗人洪锡爵的《咏近事二首(其一)电线》描绘了电线技术带来的神奇变化。首句“植竿测线费神工”展现了早期通讯的艰辛,而“万里佳音瞬息通”则突显了电线通信的高效与便捷,如同跨越万里的信息瞬间传递。接下来的“十丈金绳浑逐电,千寻大木竟凌空”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电线如同金色的绳索和凌云的大树般高耸入云,电力之速令人惊叹。
“居然行气同天马”将电线的运行比喻为天马行空,形容其速度之快,超越了传统的想象。而“从此传书少塞鸿”则暗示了电线通信使得信使的需求减少,如同鸿雁传递书信的时代逐渐被取代。最后两句“谁坐虚堂精习听,琅琅如过玉箫风”,通过写人静心倾听电线中传来的琅琅声,将其比作玉箫吹出的风,形象地传达出科技进步带来的宁静与悦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赞美了电线通信的革新,既体现了科技的力量,也寓含了对新时代变迁的感慨。
与子岁阑语萧瑟,江亭题诗更何日。
淞江送子我泛湖,一别音尘遂相失。
闻子键关不殊昔,我亦沉冥求自逸。
方今逐利遍士夫,拜金豪率为之奴。
世事人才不足问,忧在风俗谁能扶。
如子狷介吾狂孤,乃独挥金寻丽姝。
城南酒垆日再过,珠江灯艇今何如。
吾侪所志岂燕雀,宁没蓬蒿死沟壑。
天下大义即在兹,子能不愧吾不怍。
旁人笑谓腐且迂,独与佳人共清酌。
酒酣忆子梦见之,往往悲来叹飘泊。
瘦妻痴女不复怀,饥寒知己鬻珥钗。
子有所闻弗为异,西南大计当安排。
春明客思只如此,寒梅昨夜开高斋。
州封繁会逼梁嶓,继世为藩盛事多。
遗德在人棠蔽芾,旧游经眼树婆娑。
春生剑外壶浆溢,花满褒中驷马过。
父老逢迎应善祝,缁衣将入郑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