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缃》
《送李缃》全文
唐 / 卢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旧国仍连五将营,儒衣何处谒公卿。

波翻远水蒹葭动,路入寒村机杼鸣。

嵇康书论多归兴,谢氏家风有学名。

为问西来雨中客,空山几处是前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āng
táng / lún

jiùguóréngliánjiāngyíngchùgōngqīng
fānyuǎnshuǐjiānjiādòng

háncūnzhùmíng
kāngshūlùnduōguīxīngxièshìjiāfēngyǒuxuémíng

wèiwèn西láizhōngkōngshānchùshìqiánchéng

注释
旧国:指古老的国家或地区。
仍连:仍然连接。
五将营:五个将领的营地。
儒衣:指读书人的服饰,代指读书人。
谒:拜见。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的统称。
波翻:水波翻滚。
蒹葭:芦苇。
动:摇动。
路入:道路进入。
寒村:贫穷或偏僻的村庄。
机杼:织布机,这里指纺织活动。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的文人,善琴工诗。
书论:书法理论。
多归兴:多归于自然之趣。
谢氏:指南朝宋的谢氏家族,以文学著称。
家风:家族的风气或传统。
学名:学术的声誉。
为问:请问。
西来:从西边来。
雨中客:在雨中的行人。
空山:荒凉的山。
几处:哪些地方。
是前程:是他们未来的方向或发展之地。
翻译
古老的国度依旧连接着五位将领的营地,读书人去哪里拜见公卿呢。
水波荡漾,远处的芦苇摇动,道路通向寒冷的村庄,能听到织布机的声音。
嵇康的书法议论多归于自然之趣,谢家的家风有着学术的美誉。
请问从西边来的雨中客人,空山中有几处是他们的前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和追寻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开篇“旧国仍连五将营,儒衣何处谒公卿”两句,设定了一种历史的回响与学问的追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波翻远水蒹葭动,路入寒村机杼鸣”描述了行旅中的自然景观,水波荡漾、蒹葭摇曳,以及远离尘嚣的乡间小径,都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旅行中的孤独和寂寞。

“嵇康书论多归兴,谢氏家风有学名”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与自诩。嵇康、谢氏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和家族文化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为问西来雨中客,空山几处是前程”则是在询问行者在风雨中的行踪,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道路。这里的“空山”不仅指自然环境,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情感,以及个人对于学问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融合了景物描写、历史回忆和个人情感的杰作。

作者介绍
卢纶

卢纶
朝代:唐   字:允言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生辰:739年—799年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一

老人谙尽人间苦。近来恰似心头悟。九九是重阳。

重阳菊散芳。出门何处去。对面谁相语。

枕臂卧南窗。铜炉柏子香。

(0)

好事近·其八

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

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醉颜禁冷更添红,潮落下前碛。

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

(0)

送胡德辉

抗章乞得清凉国,已是无心瑞锦窠。

谁去自追戏下信,时来宁免禁中颇。

三吴春尽天连海,四月梅黄雨压蓑。

倘有新诗求共和,莫辞一骑送羊何。

(0)

后两日叶干携酒

喜君酾酒吸鲸空,置我飞云卷雾中。

蒲鸽青浮初落蒂,冰蚕茧就旋开篷。

小凉已觉生衣怯,短策能寻熟路通。

直上高台延望眼,万山横浸一溪东。

(0)

华干携茶入园晚坐柔桑下

光穿两脚间彤霞,声急城头集暮鸦。

且与凤雏桑下坐,共烹龙焙雨前茶。

的中薏嫩莲新采,笋上竿成竹已斜。

读得齐民书熟烂,把锄今作老生涯。

(0)

曲江渔者得鳜鱼弃之目为师婆鱼·其一

巨口细鳞初出网,?皮玳瑁乃同斑。

了无骨鲠人人喜,更捣盐齑发笑颜。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