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将至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刻画,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坚持不懈的赞美。首句“寒露惊秋晚”,点出了季节的转换,秋天渐深,露水也随之变冷,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
接着,“朝看菊渐黄”展现了菊花随着季节的推移逐渐变黄,这不仅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一种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则通过风吹落叶和大雁南飞的画面,增强了秋天萧瑟的气氛,同时也映射出人间的离散与漂泊。
"化蛤悲群鸟"中的“化蛤”指的是蛔虫变成的蜥蝪,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对群鸟南飞的不舍之情,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迁徙的同情与理解。"收田畏早霜"则是农业社会中农民对于时节变迁和天气变化的担忧,反映出生计的艰辛。
最后,“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通过松柏四季常青来比喻诗人对坚持不懈、不随世事起伏而改变自己的生命态度的赞美。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理想和信念的执着与坚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