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人畏安息,身止心转劳。
向隅坐岑寂,百念生烦嚣。
藐躬禀天植,夙志亦自豪。
中年不成立,半世供酕醄。
忍以松柏质,委彼萍蓬飘。
归当访梅葛,鍊药空山坳。
劳人畏安息,身止心转劳。
向隅坐岑寂,百念生烦嚣。
藐躬禀天植,夙志亦自豪。
中年不成立,半世供酕醄。
忍以松柏质,委彼萍蓬飘。
归当访梅葛,鍊药空山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首句“劳人畏安息,身止心转劳”表达了劳苦之人害怕休息,因为身体虽静止,但心灵却因思考而更加疲惫。接着,“向隅坐岑寂,百念生烦嚣”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寂静,各种思绪纷至沓来,使得内心更加烦躁不安。
“藐躬禀天植,夙志亦自豪”表明诗人虽微小如草木,却有着远大的志向和自豪感。“中年不成立,半世供酕醄”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中年仍未有所成就的感慨,以及过去半生都在醉酒度日的自责。
最后,“忍以松柏质,委彼萍蓬飘”表达了诗人不愿像松柏那样坚韧不拔,却只能随波逐流,如同浮萍般无根无依。“归当访梅葛,鍊药空山坳”则寄托了诗人对回归自然,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希望能在深山之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春旱夏多雨,未得气候正。
老夫向畏暑,一夏尚易竟。
今夏雨又少,蒸郁如坐甑。
殷雷牛鸣盎,烨电雉窜镜。
稍阴倏开朗,桓旸更暴横。
躁扰蟹将糖,局兽蹐陷阱。
有如在逃难,无处苛宽政。
临餐辄蹙额,尽吸始称庆。
赒饿可澹虑,消渴疑要症。
迟迟送日脚,兀兀瞻斗柄。
平生圣之徒,朝眠费三请。
晚亦耽白业,修慧不修定。
炎凉外境界,分别识匪性。
屈指晚旬日,迎秋著为令。
少安且勿躁,道在天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