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
灵丹换骨还如否,白日升天似得么。
尽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
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
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
灵丹换骨还如否,白日升天似得么。
尽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
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林下五吟》系列中的第三首,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超然之乐。首句“有物轻醇号太和”以“太和”象征着和谐与自然的醇美,暗示诗人沉浸在一种平和而醉人的境界。接下来的“半醺中最得春多”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微醺状态,仿佛春天的气息最为浓郁,令人陶醉。
诗人通过“灵丹换骨还如否”表达对这种境界的向往,是否能像服用灵丹妙药般改变心境,提升自我。接着,“白日升天似得么”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这种快乐如同白日升天般的美妙无比。
“尽快意时仍起舞”描述诗人在此时的欢愉,即便在最畅快的时候也不忘起舞,展现了他的活泼与热情。而“到忘言处只讴歌”则揭示了诗人沉醉于自然之乐,到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程度,只能通过歌唱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告诉读者,不必惊讶他的行为不受拘束,因为真正的快乐直击心灵,让人无法抗拒。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璧月驰东陆,瑶光丽北躔。
皇心美阳泽,游豫及兹年。
祥飙被寰宇,万象欣且鲜。
鸣葭历春渚,翠盖骛长川。
芳林披夕霭,华构列嘉筵。
龙幄瞻淮甸,翚檐俯岱烟。
渥恩垂湛露,睿藻洒瑶篇。
簪组纷时哲,趋跄俨列仙。
礼成百福洽,乐奏八风宣。
灵囿赓周雅,钧台续夏编。
敷言美王度,荡荡戴尧天。
邯郸有毛薛,宗国归信陵。
东海有仲连,赵相乃完城。
济时在一言,何必从与横。
纷纷夸毗子,缓颊动相倾。
范雎与蔡泽,接踵入秦庭。
羁旅猎卿相,嗟咄竟何成。
蜉蝣无夕采,弱菌无冬荣。
懿彼高世士,鸿雁游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