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复出山,远见溪云起。
阿猴当中权,阛阓列村市。
城门固鱼钥,修篁如列雉。
编茅备堂奥,削土崇阶戺。
天使持节来,骢马历至止。
番目为我陈,此社非他比。
素称物力饶,众社归经纪。
年来生齿繁,不复追前趾。
我为番目言,物盛难可恃。
应须敦俭约,慎勿踵奢侈。
山行复出山,远见溪云起。
阿猴当中权,阛阓列村市。
城门固鱼钥,修篁如列雉。
编茅备堂奥,削土崇阶戺。
天使持节来,骢马历至止。
番目为我陈,此社非他比。
素称物力饶,众社归经纪。
年来生齿繁,不复追前趾。
我为番目言,物盛难可恃。
应须敦俭约,慎勿踵奢侈。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区巡访时所见的景象与社会状况,充满了对当地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山行复出山,远见溪云起”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最终又回到了山外,远处溪边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阿猴当中权,阛阓列村市”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村落的布局,如同猴子占据中心位置,四周则是排列有序的集市,生动展现了山村的特色。
“城门固鱼钥,修篁如列雉”则将视线转向了村落的入口,城门坚固,如同锁钥般保护着内部的安全,而周围的竹林则排列整齐,仿佛是守卫的士兵,既体现了安全的保障,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编茅备堂奥,削土崇阶戺”描述了村落内部的建筑布局,茅草覆盖的房屋,堂室宽敞,台阶高耸,展现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和建筑技艺。
“天使持节来,骢马历至止”描绘了官员来访的情景,以“天使”和“持节”这样的词汇,强调了来访者的身份和权威,同时“骢马”作为交通工具,进一步凸显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番目为我陈,此社非他比”表明了番目(可能指的是当地首领或代表)向作者详细介绍了这个社群的特点,强调了其与众不同之处。
“素称物力饶,众社归经纪”指出这个社群一直以来都以丰富的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管理著称,与其他社群形成对比。
“年来生齿繁,不复追前趾”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增长导致的社会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
“我为番目言,物盛难可恃。应须敦俭约,慎勿踵奢侈”是作者对番目的建议,强调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应当保持节俭和简约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奢侈,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发展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区村落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还蕴含了作者对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关注社会现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