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二十》
《诗并序·其二十》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道士头侧方,浑甚总著黄。

无心礼拜佛,恒贵天尊堂。

三教同一体,徒自浪褒扬。

一被沾贤圣,无弱亦无强。

莫为分别相,师僧自设长。

同尊佛道教,凡恪送衣裳。

粮食逢医药,垂死续命汤。

敕取一生活,应报上天堂。

(0)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诗并序(其二十)》。诗中描绘了对宗教信仰和修行的一种独特见解。

诗中首先描述了一位道士的装束与行为,他头戴侧方的帽子,全身穿着黄色的衣物,这在古代象征着道家或道教的服饰。然而,这位道士似乎并不热衷于传统的宗教仪式,如礼拜佛祖,而是更倾向于尊崇“天尊”,即道教中的神祇。这反映了诗人在探讨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时,对传统宗教仪式的重新审视。

接着,诗人提出“三教同一体”的观点,认为佛教、道教以及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不应过分强调彼此间的差异。这种观点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显得尤为新颖,是对当时社会上对宗教界限的严格划分的一种挑战。

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尊崇在于实践,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儒家思想,关键在于将这些教义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提供食物、药物,甚至在垂死之人身边给予关怀与救助。这种实践性的关怀超越了宗教形式,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与慈悲。

最后,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因宗教的不同而产生分别之心,而是应该像师僧一样,以慈悲为怀,共同尊崇佛道教义,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共处、普世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宗教、道德与人性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二木犀花下,因忆永阳宣溪与故乡族子门径之盛,而其人皆适在此,感叹复赋

香雪碎团团。便合枝头带露餐。

笑倒那人和玉屑,金丹。不在仙人掌上盘。

千树碧阑干。山崦朱门梦里残。

花下主人都在此,谁看。天上人间一样寒。

(0)

沁园春·其十五美人指甲

销薄春冰,碾轻寒玉,渐长渐弯。

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

学抚瑶琴,时时欲剪,更掬水鱼鳞波底寒。

纤柔处,试摘花香满,镂枣成班。时将粉泪偷弹。

记绾玉曾教柳傅看。

算恩情相著,搔便玉体,归期暗数,画遍阑干。

每到相思,沈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

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闲。

(0)

偶成

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0)

听琴·其三

声出五音表,弹超十指中。

鸟啼花落处,曲罢对春风。

(0)

西山

对面吴桥港,西山第一家。

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

竹下晴垂钓,松间雨试茶。

更瞻东挂綵,空翠杂朝霞。

(0)

鹧鸪天·其二次韵陆务观贺东归

我本飘然出岫云。挂冠归去岸纶巾。

但教名利休缰锁,心地何时不是春。

竹叶美,菊花新。百杯且听绕梁尘。

故乡父老应相贺,林下方今见一人。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