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一诗·其一》
《百一诗·其一》全文
魏晋 / 应璩   形式: 古风

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

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

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

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

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

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

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

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应璩的《百一诗》中的一首,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处世哲学和对名誉态度的诗篇。

"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 这两句劝诫君子要谨慎开始,因为在社会底层混乱的地方很难立足,不易保持自己的节操。

"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 高处不胜寒,这里指的是如果名声太高,就容易受到攻击和诽谤。

接下来的几句 "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 描述了诗人曾经担任过官职,但现在已经离开了官场,有人来访他的家中。家中贫困,只能以微薄的酒和枯燥的鱼来款待客人。诗人自问自己的德行何在,三次入宫接受朝贡,所得到的是对仁智的赞誉。

"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文章和学问的态度,他的作品不曾流传于世,没有留下任何文书。他的才学往往被人们称赞,但他自己感到谦逊,觉得自己的才能其实很平常。在与宋国的人交流时,他感到惭愧,不知如何是好。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名誉、德行和学问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处世态度的审慎选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的高洁情操和他们对于名利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应璩
朝代:魏晋

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休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猜你喜欢

三祖赞

觅罪不可得,更于何处忏。

云翳豁然开,青天孤月上。

(0)

送月首座住庵

结草为庵自昔贤,古今谁后复谁先。

客来须得通方句,莫只随邪竖起拳。

(0)

偈十三首·其七

开口有时非,开口有时是。

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

释迦老子碗鸣声,达磨西来屎臭气。

惟有山前水牯牛,身放毫光照天地。

(0)

颂古四十四首·其二

重城晓入冒轻烟,闹市相逢岂偶然。

一句等闲相借问,平田忽尔浪滔天。

月上女,实堪怜,云髻高梳何处去,借婆裙子拜婆年。

(0)

颂古四十四首·其三十八

明镜当台湛如水,无端特地起尘埃。

积成山岳面前立,千手大悲擘不开。

(0)

登北固楼

不负南徐眼,来看北固云。

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

雨气生苍壁,秋声起夕曛。

半生流落恨,此日重殷勤。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