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僧仁泽·其三》
《次韵僧仁泽·其三》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来游大梵天,邂逅兴悠然。

一见新犹故,相忘丑亦妍。

藕花诗有句,莲社我无缘。

不必参禅话,诗镫自可传。

(0)
注释
来:前往。
游:游览。
大梵天:佛教中的宇宙中心或极乐世界。
邂逅:偶然相遇。
悠然:悠闲自在。
新犹故:新奇如旧识。
相忘:忘记对方的外貌缺陷。
丑亦妍:即使丑陋也觉得美丽。
藕花:莲花。
诗有句:有相关的诗句。
莲社:佛教莲华社,指文人墨客的团体。
无缘:没有缘分加入。
参禅:参悟禅理。
话:交谈。
诗镫:诗歌灯,比喻诗歌能照亮人心。
自可传:自然可以传承。
翻译
来到大梵天游玩,心情格外舒畅。
初次相见如旧识,不论美丑都欣赏。
想起藕花的诗句,加入莲社却无份。
无需深谈禅理,诗歌也能传递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僧仁泽(其三)》,主要表达了诗人游历大梵天寺时的偶然相遇和感悟。首句“来游大梵天”描绘了诗人造访寺庙的场景,接下来的“邂逅兴悠然”则写出诗人在此际遇中心情的闲适与愉快。诗人通过“一见新犹故”表达初次相见却似旧识的感受,认为美丑相对,即使是不美的事物在特定情境下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相忘丑亦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审美观,即使丑陋的事物也能在忘却偏见后显得美好。“藕花诗有句,莲社我无缘”则流露出诗人对佛教莲社生活的向往,但遗憾自己未能加入其中。最后两句“不必参禅话,诗镫自可传”表明,虽然不能深入禅修,但诗人认为诗歌也可以作为精神交流的媒介,传递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个人游历的见闻感受与禅宗思想,以诗为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禅境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苍苔

湿带秋痕绿可庭,花阴竹色借鲜明。

簪抽翠笋愁穿破,茵拓青丝喜剪成。

户外倚筇遮俗屦,楼头横玉衬寒英。

平阳不惜黄金埒,稠叠蒙茸四畔生。

(0)

代人上魏左史

榜下尽横飞,龙头尚立螭。

穹崇方善下,谨厚孰逾卑。

制作虽师古,经纶盍制宜。

迥超千丈俗,密契九重知。

北海客常满,西湖雨亦奇。

文传仁者寿,用适圣之时。

数道甘棠咏,丛霄湛露诗。

未移骐骥步,已在凤凰池。

紫橐荷芬馥,巍冠佩陆离。

橐中云锦段,拈出解人颐。

(0)

墨荔支

老坡曾比江瑶柱,或谓江瑶柱不如。

拟写钗头皱红小,断魂蛮雨瘴烟疏。

(0)

己巳元宵种松庆母生初

白发生初庆此朝,手移松桂上岧峣。

要知雪操寒尤劲,长伴庭萱老不彫。

牲养独惭亏夙志,綵衣犹记舞元宵。

旋添万本青青色,小作寒江涨怒潮。

(0)

佛手岩雨过

白云裹山裹不尽,高处露头低露胫。

一条悬水透云飞,雪色蜿蜒伸脊领。

画然怒卷风霆震,银鱲玉鳞俱奋迅。

滂然才歇四山明,湿尽悠悠云万顷。

是时豁达纵双明,岩巘更无毫发隐。

太华岿然不较多,直上削成五千仞。

想应有路近丹梯,未必无花开玉井。

便欲搴花供岁晚,更揽藕根刳短艇。

径上明河欲尽头,块藐九州聊一瞬。

(0)

老母元宵初度是日立春

冰鉴呵云薄,金莲照夜遥。

灰飞催腊尽,雪拥待春消。

檐已冰垂柱,山犹玉坠腰。

不知初度酒,几度酌元宵。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