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心存太古。
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
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盘桓屡抚。
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心存太古。
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
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盘桓屡抚。
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台城路》,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历史的反思。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景,老树上的叶子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却又显得有些疲惫,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写照,表现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这里的“暗饮”可能指的是独自品味酒中滋味,而“春腴”则是对春日时光的美好回忆。“欣荣晚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还能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感到欣慰。而“不载天河人去”则是在说,尽管时间流逝,但那些美好的记忆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消散。
“心存太古。”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古时光的向往和珍视之情。接着的“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则是在描绘一幅冬日景象,似乎在说诗人与某位朋友共同欣赏着严寒中的美丽,而这份美丽让他想要开口诉说些什么。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这里的“共倚”可能是在描述与朋友相依而坐的场景,“云根”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岁寒羞并岁寒所”则是在表达对冬日时光的独特情感。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诗人回忆起往昔曾经见过的一座汉代建筑,那里有着卷起来的窗帘,他常在那里面对面地坐着,与朋友们畅谈,心中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幻想。
“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诗人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不禁感慨万分,对比当年与今朝的差距,看到落叶随风飘散在空旷的大河之上,无不让人感到时光易逝。
“盘桓屡抚。”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历史遗迹反复触摸的行为,或许是他内心对于过去岁月无法触及的一种无奈和怀念。
“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这里通过描写秋风轻拂衣角的景象来表达一种清凉而又有些迷离的情感。诗人似乎在用这种自然景观来比喻自己的心境,或许是对过去记忆的模糊和不真实。
“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结尾两句则是在描绘一处简洁高雅的建筑,而“晋人”指的是晋代的人物,这里可能在提及某位历史人物或是对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的一种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厚感情。
桐阴静,又悄地、小扇穿花径。
迟迟玉漏声中,消受纱窗双影。
檀槽倦抱,拨损银搀有谁首。
只横床、约略如人,认来红泪犹凝。
多情翠鸟衔笺,长辜负金樽小榼同饮。
月色云香相牵惹,偏爱看、铢衣懒整。从春去。
恹恹病后,便强刷、鸦青怕对镜。
诉相思,夜雨灯前,玉凫孤守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