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年游二首·其二》
《少年游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少年游

箫声深巷月华剩,水到处,少人行。

青漆门边,丁香似雪,低照粉墙阴。

共君侧帽天街上,风露近三更。

归梦红桥,琵琶画舫,山影柳冥冥。

(0)
鉴赏

这首《少年游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京城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水声、花影以及人物活动的和谐画面。

首句“箫声深巷月华剩”,以箫声起兴,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深邃,月光洒在深巷中,留下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水到处,少人行”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只有潺潺的流水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而行人稀少,更显出夜色的深沉。

“青漆门边,丁香似雪,低照粉墙阴”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青漆门映衬着如雪的丁香花,花朵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与粉墙的阴影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丁香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

“共君侧帽天街上,风露近三更”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京城的街道上漫步的情景,临近三更时分,微风吹拂,露水轻沾衣裳,两人共享这份宁静与凉爽,情感深厚。

最后,“归梦红桥,琵琶画舫,山影柳冥冥”则将思绪带向远方,想象中,诗人与友人或许在红桥上相会,耳边传来琵琶的悠扬旋律,画舫缓缓行驶于水面,山影与垂柳在月光下显得朦胧而神秘,整个场景充满了浪漫与梦幻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京城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清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京师八景·其七卢沟晓月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

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寥落曙光寒。

石桥马迹霜初滑,茅屋鸡鸣夜欲阑。

北上已看京阙近,五云深处是金銮。

(0)

霜花

粲粲璚英借露浮,日高还付水东流。

剪裁应费金神巧,开落从教玉女愁。

有艳淡妆宫瓦晓,无香寒压板桥秋。

五更不怕楼头角,吹到梅花特地稠。

(0)

除戎堂二首·其二

除戎厅事筑城阿,烽火平安师旅和。

远胜长城欺李绩,徒标铜柱笑伏波。

服心不用七擒策,禦侮何劳三箭歌。

高枕幽窗无一事,西人不敢牧长河。

(0)

齐天乐·其五鹭

一行低傍渔舟下,汀洲倦依芳杜。

远渚栖烟,坪芜缀雪,点破昏昏寒雨。清流照取。

问白水初心,向谁同语。

不著纤尘,镜中怜惜旧毛羽。

疏林明月琐碎,想园开寄涉,秋满庭树。

海上鸥盟,江头鲤信,无限相思情素。西风唤侣。

正翘足亭亭,暮云延伫。添了芙蓉,便成新画谱。

(0)

沁园春·其六

有个头陀,形等枯株,心犹死灰。

幸春山笋贱,无人争吃,夜炉芋美,与客同煨。

何处幡花,忽相导引,莫是天宫迎赴斋。

又疑道,向毗耶城里,讲席初开。这边尚自徘徊。

笑那里纷纷早见猜。

有尊神奋杵,拳粗似钵,名缁竖拂,喝猛如雷。

老子无能,山僧不会,谁误檀那举请哉。

山中去,便百千亿劫,休下山来。

(0)

茂林

野水舟横行人稀,溪云断续树参差。

南来北去年年事,归鸟巢林只一枝。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