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呼初毕卷朝班,转入玄宫松柏间。
北忆青阳开左个,南瞻紫气满钟山。
屠苏却借宫官榼,冒絮聊温野客颜。
卦数已周成底事,不如酣卧掩柴关。
嵩呼初毕卷朝班,转入玄宫松柏间。
北忆青阳开左个,南瞻紫气满钟山。
屠苏却借宫官榼,冒絮聊温野客颜。
卦数已周成底事,不如酣卧掩柴关。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王世贞在己丑年元日的所见所感。首句“嵩呼初毕卷朝班”,以“嵩呼”代指新年朝贺仪式的结束,形象地展现了新年的开始。接着,“转入玄宫松柏间”一句,将视线转向皇宫内的幽静之地,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
“北忆青阳开左个,南瞻紫气满钟山”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春日景象的怀念和对南方紫气东来的向往。其中,“青阳”象征春天的到来,“左个”可能是指皇宫内的一处特定位置,而“紫气”则常用来形容祥瑞之气,钟山则是南京的名山,此处用以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观。
“屠苏却借宫官榼,冒絮聊温野客颜”两句,通过借酒消愁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屠苏酒是古代新年时饮用的酒,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驱散心中的忧愁。“冒絮聊温野客颜”中的“冒絮”可能是指寒风中的雪花,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身处寒冷之中,但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最后,“卦数已周成底事,不如酣卧掩柴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卦数已周意味着一年的循环往复,诗人似乎在思考过去一年的经历与收获,最终选择“不如酣卧掩柴关”,即不如安逸地度过一天,享受平静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新年、自然美景、个人情感以及生活哲思的深刻感悟,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哲学意味。
贤圣生不数,五百斯其期。
获麟事已遥,白鹿乃在兹。
濂溪指迷途,朱陆分两岐。
其人虽不作,其言尚可师。
嗟予不自量,独往矢不疑。
玄精惑异趣,难闻悲后时。
荏苒历二纪,彷佛见津涯。
望望足莫前,如有神鬼司。
日月宁再与,虚知竟何禆。
感此未皇安,三益恒所须。
朅来遵故躅,庶几或见之。
精爽俨如在,荆榛多蔓枝。
在昔义利谈,闻者曾涕洟。
悠悠今古心,岂伊异所思。
川谷耀馀彩,竹树含新滋。
披衣冈阜巅,濯缨溪水湄。
怀哉祗于役,日夕伤迟迟。
赤炜谢烦蒸,凉飙正淅沥。
中宵入耳来,宛如风雨激。
蟋蟀秋悲音,寒螀助太息。
时变万品移,念此令人惕。
弱质非金石,那能保朝夕。
所以古之人,为学如不及。
奈何龉龊士,逝矣不复惜。
盛年馀二期,犹为世俗溺。
谁知委化去,一日难再得。
圣学久已湮,前修亦寥寂。
耿耿心徒劳,归宿当何适。
丈夫贵日新,无使终身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