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鹿洞》
《白鹿洞》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贤圣生不数,五百斯其期。

获麟事已遥,白鹿乃在兹。

濂溪指迷途,朱陆分两岐。

其人虽不作,其言尚可师。

嗟予不自量,独往矢不疑。

玄精惑异趣,难闻悲后时。

荏苒历二纪,彷佛见津涯。

望望足莫前,如有神鬼司。

日月宁再与,虚知竟何禆。

感此未皇安,三益恒所须。

朅来遵故躅,庶几或见之。

精爽俨如在,荆榛多蔓枝。

在昔义利谈,闻者曾涕洟。

悠悠今古心,岂伊异所思。

川谷耀馀彩,竹树含新滋。

披衣冈阜巅,濯缨溪水湄。

怀哉祗于役,日夕伤迟迟。

(0)
鉴赏

这首诗《白鹿洞》由明代诗人罗洪先创作,通过描绘白鹿洞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以及个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贤圣生不数,五百斯其期”,感叹圣贤的稀少,每五百年才出一位。接着,“获麟事已遥,白鹿乃在兹”则以古代传说中的麒麟和白鹿象征圣贤,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怀念。随后,“濂溪指迷途,朱陆分两岐”引用了周敦颐(濂溪)和朱熹、陆九渊两位理学大师的典故,指出他们对哲学思想的分歧,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在道德修养道路上的选择。

“其人虽不作,其言尚可师”强调了圣贤言论的价值,即使他们已不在世,但他们的教诲仍值得学习。诗人自谦地表示:“嗟予不自量,独往矢不疑。”表达了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仍坚持追求道德修养的决心。

接下来,“玄精惑异趣,难闻悲后时”表达了对复杂世界的困惑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荏苒历二纪,彷佛见津涯”,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尽头,却也感到迷茫。他感叹“望望足莫前,如有神鬼司”,似乎在寻求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指引。

最后,“日月宁再与,虚知竟何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知识价值的反思。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及时把握时光,深感遗憾。在自然景观的映衬下,“川谷耀馀彩,竹树含新滋”,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致相融合,引发了深深的思考。“披衣冈阜巅,濯缨溪水湄”,诗人选择在山巅和溪边洗涤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

“怀哉祗于役,日夕伤迟迟”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哀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个人成长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童丱须知.衣服八篇·其五

柔桑春茧未登盆,催税公文已在门。

一口无辜系囚狱,全家号泣动乡村。

(0)

童丱须知.张设八篇·其一

吾皇多暇只观书,田猎游盘一事无。

北伐日行三十里,何曾异域市名驹。

(0)

童丱须知.乐声篇

乐声表至和,在乎民共乐。

百姓或怨咨,八音徒振作。

朝歌商纣擒,煖响奏婴缚。

四海得欢心,全胜听弦索。

(0)

王季海丞相挽辞

宝历隆兴记,张罗猎钜公。

斗南人杰用,塞北马群空。

紫橐论思绩,黄扉造化功。

祇今收实效,四海畅淳风。

(0)

次韵任龙图留别

挂席桅樯倚数寻,小风吹饱思难禁。

三千奏牍曾医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江路疏梅春意近,楚天孤鹜晓烟沈。

是中秀句应无限,著眼归鸿迟好音。

(0)

柳带得归字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绾衣。

烟添染黛色,风束舞腰围。

对影同心在,攀条解赐归。

行人系不住,结绶上王畿。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