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灯蛾叹》
《灯蛾叹》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古风

睡鸭烧残烟一缕,桐花乱洒清明雨。

村居肴核亦随时,侑以新蔬荐芳醑。

沉沉夜色入疏棂,银釭结花金粟零。

有虫翩翩扑红焰,飞去飞来不暂停。

此虫趋光不知止,须焚翅焦身乃已。

翻身竟堕兰膏中,汨没须臾宁复起。

鸣呼负蝂不虚传,我亦因之戒贪鄙。

(0)
鉴赏

这首《灯蛾叹》描绘了灯蛾被灯光吸引,最终陷入困境的情景,寓含深意。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昆虫行为,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选择与命运的对比。

首句“睡鸭烧残烟一缕”,以“睡鸭”比喻昏昏欲睡的状态,烟缕则暗示着夜晚的降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氛围。接下来“桐花乱洒清明雨”,桐花随雨飘落,既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清新景象,也暗喻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村居肴核亦随时,侑以新蔬荐芳醑”,描述了乡村生活中的简单而温馨的画面,菜肴与美酒相伴,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满足。这种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与后文灯蛾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

“沉沉夜色入疏棂,银釭结花金粟零”,夜色渐浓,灯火闪烁,银釭(灯)的光芒在窗户上留下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稍显孤独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象征着人生的迷茫与探索。

“有虫翩翩扑红焰,飞去飞来不暂停”,灯蛾被灯光吸引,不断在火焰周围盘旋,表现出对光明的执着追求,却忽视了潜在的危险。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灯蛾的命运,同时也寓意着人类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可能忽视的风险和后果。

“此虫趋光不知止,须焚翅焦身乃已”,灯蛾的执着最终导致其翅膀燃烧,身体受损,揭示了过度追求可能导致的悲剧结局。

“翻身竟堕兰膏中,汨没须臾宁复起”,灯蛾不慎落入灯油中,生命就此终结,这一场景充满了悲剧色彩,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逆转。

“鸣呼负蝂不虚传,我亦因之戒贪鄙”,诗人借灯蛾的故事发出感慨,提醒人们要警惕贪婪和盲目追求,避免重蹈覆辙。这里的“负蝂”是一种昆虫,常用来比喻贪得无厌的人,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整首诗通过描绘灯蛾的命运,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生选择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度追求可能带来后果的警示。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录别·其十

昭昭秋素景,明月涵金华。

清酒照朱颜,中堂发高歌。

游子在外单,结交常苦多。

别离动白头,人生复几何。

悲风摇枯林,严霜携女萝。

新知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0)

乌栖曲·其三

黄金匼匝葳蕤钥,北斗阑干城上落。

美人空床夜不眠,双双玉箸下灯前。

(0)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吹我裳,蟋蟀寥寥啼我床。

出门四顾非故乡,谁能客游不断肠。

短歌微吟激繁霜,浮云千里一彷徨。

仰看明月流清光,二十八宿罗成行。

高台非阁遥相望,河汉纵横难为梁。

胡马北鸣雁南翔,忧来不知从何方。

慊慊伏枕聊自当,涕从中零安得防,岂不怀归道阻长。

(0)

平陵东·其一

太山阳,璆琳琅,有美一人坐明堂。

坐明堂以王者德,大从群臣朝万国。

朝万国,如会同,顾见白云生封中。

生封中,禅梁父,今上皇帝圣神主。

(0)

铙歌·其十八石流

石流津以梁。无敢曳水,君安所薄,秋风汤汤。

东飞者鹄,北游者河。

中有冥冥之白沙,远道之人谓之何。

兰以有香君不知,愿言怀之遗所思。

(0)

途中新夏

边草才青节序更,征裘未换入朱明。

遥思南陌东阡候,正是居人急耦耕。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