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新凉花气馥。乍试生衣,簟影明秋玉。
砌畔寒蛩吟断续。流萤点破苔痕绿。
灯穗和烟飘簌簌。凉月多情,移近阑干角。
午夜秋声高过竹。碧窗小梦风吹觉。
一院新凉花气馥。乍试生衣,簟影明秋玉。
砌畔寒蛩吟断续。流萤点破苔痕绿。
灯穗和烟飘簌簌。凉月多情,移近阑干角。
午夜秋声高过竹。碧窗小梦风吹觉。
这首清代词人杨芸的《蝶恋花·新秋》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新秋景象。开篇"一院新凉花气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初秋的凉意和花香四溢的氛围,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清新气息。"乍试生衣,簟影明秋玉",写出了人们开始换上轻薄的衣物,感受到秋夜微凉,竹席上的光影在月光下如秋玉般明亮。
"砌畔寒蛩吟断续",通过寒蛩的断续鸣叫,渲染出秋夜的寂静与凄清。"流萤点破苔痕绿",则是以萤火虫的闪烁点缀在青苔斑驳的地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诗意。接下来的"灯穗和烟飘簌簌",描绘了夜晚微风中灯焰摇曳,烟雾轻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气氛。
"凉月多情,移近阑干角",将月亮拟人化,写出它似乎有意靠近栏杆,为词人带来一丝慰藉。最后两句"午夜秋声高过竹,碧窗小梦风吹觉",以深夜的秋声和被风吹醒的小梦收尾,既表达了对秋夜深沉感受的回味,又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梦境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秋的景色,情感表达含蓄,寓情于景,给人以清新、宁静而又略带哀愁之感。
我不如森森千丈松,我不如濯濯春月柳。
髯疏鬓秃已雪霜,皮皱肉皴真老丑。
叶生画时颜尚朱,王生画时骨更臞。
一生爱山吟不就,两肩化作秋山瘦。
君不见褒公鄂公图凌烟,腰间羽箭大如椽。
君不见浣花醉图粉墨落,日斜泥滑驴失脚。
贵人寒士两相嗤,画图犹在人已非。
王生王生且停手,不如生前一杯酒。
范家尚有釜生鱼,张家无鱼釜也无。
屠沽儿亦莫笑渠,渠有至富汝不如。
一翁冻吟拥竹炉,诸郎映雪夜读书。
山鬼来听鹤惊起,万壑无人霁月孤。
不论取官大门闾,始是经训为菑畬。
父子每腹百斛珠,出门掩鼻马牛裾。
西岘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壑千岩双不借,轻风细浪一夫须。
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后灯前卷复舒。
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
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来牵夫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
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
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阳侯国。
千村一抹片子时,四岸人家眼中失。
似闻咫尺是杨州,更数宝应兼高邮。
青天万里当径度,不堪回首都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