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窗独坐夜忘眠,细玩扬雄草太玄。
洞里有天非小景,山中无地不长年。
向阳花木知春早,近水楼台得月先。
妙趣悠然真自得,何须呼酒说龙泉。
灯窗独坐夜忘眠,细玩扬雄草太玄。
洞里有天非小景,山中无地不长年。
向阳花木知春早,近水楼台得月先。
妙趣悠然真自得,何须呼酒说龙泉。
这首明代程通的诗《和紫虚丹房二十首(其十六)》描绘了夜晚静坐读书的情境,诗人独自在灯下研读扬雄的著作《太玄》,享受着深沉而宁静的时光。他感叹书中的哲理如同洞天福地,非同小可,暗示了学问的深远与无穷。山中岁月仿佛因此而长久,寓意着知识的永恒。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向阳的花木早早感知春天的到来,暗示人若如花木般汲取知识,也能迅速成长。近水楼台先得月,形象地表达了靠近真理的人更容易领悟到智慧的光辉。最后,诗人表达出一种超脱的乐趣和自得其乐的心态,认为沉浸在这样的境界中,无需外在的美酒助兴,就已经感受到了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读书体验,传达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享受,以及对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向往。
石城二月嬉春处,河楼不断弦索。
慢妆劝酒,诗题细字,袖边裙角。东风太恶。
看花影、随风荡薄。甚匆匆、吞声去国,生死堕冥漠。
还诧孤身在,感逝伤离,地偏歌乐。
赋秋句好,展新声、共悲摇落。
听雨挑镫,想深夜、何曾睡著。
到归时,笛里更与诉旧约。
春酲愁未洗,药烟半枕,病过楝花初。
归帆天外梦,怨煞樵风,冷约渺鸳湖。
吴笺懒理,料沧鸥、还笑人疏。
空剩得、筝心残泪,宛转和红歈。踟蹰。
危栏柳老,旧径菭荒,问行吟何处。
消几度、飞尘铜辇,落日黄垆。
纵教照鬓江南绿,怕风光、不称寒芦。
漂羽恨、栖云倦鹤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