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闻诸子登高诗以寄之》
《九日闻诸子登高诗以寄之》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月九日秋气深,天涯有客共登临。

可能一畅迷离眼,但恐徒伤迟暮心。

上国穷檐仍旅食,高江渔唱失乡音。

倦游司马尤无赖,四壁萧然渴病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锴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身处异乡,与他人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生孤独和思乡之情的感慨。

首联“九月九日秋气深,天涯有客共登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活动,秋天的深沉与远方的客人共同登高,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不乏相聚的氛围。

颔联“可能一畅迷离眼,但恐徒伤迟暮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登高望远可能会暂时缓解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另一方面,面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迟暮,这种短暂的欢愉也可能徒增伤感。

颈联“上国穷檐仍旅食,高江渔唱失乡音”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身处他乡,即使是在繁华的都市,也如同穷巷中的旅人,只能依靠他人的歌声来寄托思乡之情,却无法听到熟悉的家乡声音。

尾联“倦游司马尤无赖,四壁萧然渴病侵”将诗人比作“倦游司马”,即疲惫于宦海生涯的官员,暗示了诗人的仕途不顺或生活困顿。四壁萧然,不仅指物质生活的贫乏,更象征着精神世界的空虚和疾病的侵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赵东阁倅越

百指忍贫需远次,壮心销尽鬓丝知。

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

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

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0)

和米芾为梁唐不收慰问帖寄诗

圣贤尺牍间,吊问相酬答。

下笔或无意,兴合自妍捷。

名迹后人贵,品第分真杂。

前世无大度,危乱相乘蹑。

白发如莲帽,騧马似瓜贴。

触事为不祥,凶语弃玉躞。

料简纯吉书,乃有十七帖。

当时博搜访,所得固已狭。

于此半千岁,历世同灰劫。

真圣扫忌讳,尽入淳化箧。

巍巍覆载量,细事见广业。

唐人工临写,野马成百叠。

硬黄脱真迹,勾填本摹榻。

今惟典刑在,后世皆可法。

(0)

渔家

小舟轻似叶,曾不畏风涛。

自说磻溪好,翻疑钓濑高。

晚来鱼换酒,归去子持篙。

定是逃名者,时闻歌楚骚。

(0)

樊博士化州监盐

监鹾已非职,况复极南之。

莫识州名化,徒闻水涉漓。

树惊人面果,俗骇鸟言夷。

去去唯强饭,岁还岁可期。

(0)

过太白墓

下马吊太白,壮心重徘徊。

秋风吹破墓,晚气生孤台。

四百六十年,诗魂安在哉。

神人岂久谪,旋复御气回。

元无采石船,而况青山堆。

攘臂竞真伪,世儒良可咍。

煌煌长庚星,光射天门开。

携樽立遥夜,劝子鹦鹉杯。

(0)

雪·其二

薄暮檐牙雨跳珠,儿童指似雪先驱。

初闻竹上来能密,旋觉梅梢重欲扶。

北地多应三丈许,南州近亦十年无。

此间断缚吴元济,看踏银沙入献俘。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