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遭冻曾枯死,春笋连年再发生。
天与岁寒终倔强,泽分淇澳转敷荣。
狂鞭已逐草侵径,疏影长随月到楹。
嵇阮欲来从我馀,开门一笑亦逢迎。
竹林遭冻曾枯死,春笋连年再发生。
天与岁寒终倔强,泽分淇澳转敷荣。
狂鞭已逐草侵径,疏影长随月到楹。
嵇阮欲来从我馀,开门一笑亦逢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林笋》,通过对竹林和春笋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循环。首句“竹林遭冻曾枯死”,写出了竹子在严冬中遭受摧残的情景,然而“春笋连年再发生”,则展示了生命力的复苏与生生不息。诗人赞美了竹子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遭遇天寒地冻,也能凭借内在的力量重新茂盛。
“天与岁寒终倔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坚韧,而“泽分淇澳转敷荣”则寓言竹子在得到滋养后更加繁茂,象征着在困境之后的繁荣。接下来,“狂鞭已逐草侵径”描绘了竹林茂盛的景象,连野草都无法阻挡其生长,而“疏影长随月到楹”则以月光下的竹影增添了静谧与诗意。
最后两句“嵇阮欲来从我馀,开门一笑亦逢迎”,诗人借用嵇康、阮籍的典故,表达自己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共享这份竹林带来的宁静与乐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苏辙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出处何心一似云,世间万事不关身。
补天鍊石无虚日,忧国如家有几人。
千载芬香只忠孝,百年富贵竟埃尘。
看君两鬓青青在,不晚归来侍玉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