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萝托高株,晻暧蔽烟雾。
垂蔓已百尺,更引欲何处。
愿少放馀条,恐伤君所附。
长萝托高株,晻暧蔽烟雾。
垂蔓已百尺,更引欲何处。
愿少放馀条,恐伤君所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情感的寄托。
“长萝托高株”一句,以“长萝”指代藤蔓类植物,它依附在高大的树木上,这种依托关系常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或物与物之间的依存关系。这里则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通过对这种依托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然界中生长勃勃、相互依存的美好画面。
“晻暧蔽烟雾”一句,“晻暧”形容光线柔和而微弱,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里是说阳光透过树木缝隙间散射下来,使得四周笼罩在轻柔温暖的氛围中,同时烟雾也被这温暖的光线所包裹,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垂蔓已百尺,更引欲何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惊叹。藤蔓长达百尺,这样的长度让人感到它似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仿佛还有更远的地方要攀援到。但这个问题本身也带有一种哲理,是不是一切都有一个极限,还是说诗人在用这一问句表达对生命力不可思议的赞美?
“愿少放馀条,恐伤君所附”则是诗人的一番情感流露。这里的“愿”字表明了诗人的愿望,他不希望这些藤蔓因为过度攀爬而受损害,因为它们已经成为树木的一部分,是这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而“君所附”则指的是那些依托在树上的生命,通过这句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珍惜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量、生长过程以及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深层次感悟。
箫峰隐者黄子邕,绿眉秀颊双青瞳。
雪中曾踏溪南石,坐听箫声云雾中。
悬崖路转愁独往,结屋溪边小于舫。
绝似山阴王子猷,夜半乘流入虚朗。
朝歌绿水怜芳春,暮歌黄竹哀时人。
长风远从海上至,划见六合无纤尘。
新城往年兵革起,林杪高轩化荆杞。
东湖湖上遇边郎,为写幽居雪山里。
千崖冻合凝夕光,江鸟不飞沙岸长。
别浦维舟初罢钓,深檐卷幕更传觞。
箫峰远在青天外,玉树萧森澹相对。
疑有飞軿驾白虬,飘摇下与群仙会。
仙人一去不可呼,此境欲往愁荒芜。
炎埃六月何由濯,日倚湖阴看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