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岭二首·其二》
《过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0)
注释
何堪:难以承受。
曹溪:地名,位于广东,以泉水著名。
迁:迁移。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泛指南方。
濯足:洗脚。
鸣空涧:空旷山谷中的回声。
征衣:远行者的衣服。
翠岚:绿色的山岚。
遣:派遣,引起。
毵毵:形容雨或花落下的样子,细长而密。
翻译
七年间的频繁往返,我内心如何承受,再次品尝曹溪的甘甜泉水。
在梦中仿佛已迁移到海外,醉酒中却不知不觉已到达江南。
洗脚时水波荡漾,空谷回响,雾气环绕着征衣,滴滴答答落在青翠山峦。
是谁让山鸡突然惊飞,半山腰洒落如丝的花瓣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过岭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厚的情感。

"七年来往我何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变化自己内心的承受能力。"又试曹溪一勺甘" 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寻找安慰和享乐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远方的向往,甚至在梦境和醉酒之中也无法抑制这种对远离故土的思念。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描述的是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其中水流声响、湿润的山涧和缭绕在身上服饰上的雾气,都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感官体验。

最后两句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描写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惊扰,以及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细微之处。这里的山鸡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知的探寻,而"半岩花雨"则是对周遭环境中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动和哲理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旅行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六四三

秋暑蕉心热;春阴柳眼明。

(0)

课儿联·其六三五

焦山读书处;南海访师人。

(0)

课儿联·其六二八

感时风景异;遁世本心同。

(0)

课儿联·其六一九

平湖晴得月;丛石暮生云。

(0)

课儿联·其五九○

锦宫城外柏;定惠院前棠。

(0)

课儿联·其五三五

断岫生残月;流泉出落花。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