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卧草间,群鸟从噪之。
万物忌强梁,宁独以其私。
虎终机械得,鸟亦弹丸随。
山鸡不忤物,默与凤凰期。
猛虎卧草间,群鸟从噪之。
万物忌强梁,宁独以其私。
虎终机械得,鸟亦弹丸随。
山鸡不忤物,默与凤凰期。
诗中的意境深远,寄寓着作者对自然、对生命以及对人世间强弱关系的独到见解。首句“猛虎卧草间,群鸟从噪之”,通过描绘一幅猛虎与群鸟共处的和谐画面,展现了自然界中即便是强者,也能与弱小生命和平共存的景象。
接下来的“万物忌强梁,宁独以其私”,则深刻揭示了一种哲理: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大小、强弱,每一种存在都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不必非要通过展示力量来获得生存权利。这种“宁独”的态度,是对内心独立自主的一种赞美。
然而,紧接着的“虎终机械得,鸟亦弹丸随”,却又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便是在和谐共生的表象之下,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仍然是脆弱且充满危机的。一旦强者运用其力量,弱小生命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最后,“山鸡不忤物,默与凤凰期”,通过对比山鸡与凤凰的不同命运和态度,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世的智慧。山鸡虽小,却能安贫乐道,与自然界保持和谐;而凤凰则是传说中的灵鸟,它们之间的“默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寓言,引人深思。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法则的观察,更重要的是,它透露出了作者对于如何在强者与弱者的社会结构中寻求平衡与和谐共生的思考。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值得我们现代人反复咀嚼。
展玩牙签,惜粉翅如新,犹缀荃翠。
别却芳丛,那管落红铺地。
且喜风雅常亲,更不逐、花风飘坠。
待欲随、脉望餐仙,可怕高吟惊睡。
幽斋满架云笺腻。一任它、蚋趋萤避。
笑侬未技凋虫手,偕和郢都清吹。
惟学谢逸生怜,难效元婴才思。
想是魂何处,应忆碧苞丹穗。
梦警身慵,春融臂软,懒去盘鸦。
偏一生爱好,妆台强设,同心学制,巧样新誇。
剔缕挑丝,撩云掠月,何事工夫著意加。
天然处,又教人簪上,一两枝花。
妆成自惜容华,悔负了,芳年未破瓜。
把玉簪细绾,小鬟相伴,金钗暗卜,夫婿谁家。
临水还窥,扶栏略整,风送花香压鬓斜。
谁知道,有一双蝴蝶,飞上窗纱。
记裁诗索和,买酒浇愁,泥倚妆台。
此日华镫侧,料画屏独背,暗卜金钗。
不堪旧时鸿爪,转盼已天涯。
更冷冷凄凄,孤孤寂寂,没个人来。
安排,断肠处,是绣被寒侵,宝鼎香埋。今夜能眠否?
但痴心盼望,梦到清淮。
绿窗暗移凉月,虫语咽空阶,剩愁绪无端,闲中料理消闷怀。
闲心一片,到而今才醒,巫山旧梦。
放眼长空皆幻影,怕说为霖作用。
出岫无心,归山有志,不借春风送。
孤踪自往,太虚任汝豪纵。
从此个里心期,相随惟有,老梅苍烟共。
只恐山河秋意尽,冷到人间严洞。
影薄于罗,身轻似絮,合傍寒宵冻。
天孙相伴,锦裳从此珍重。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别墅苍梧,矗云际、龙鳞千尺。
凭水阁、风漪销暑,疏帘看弈。
尘拭琉璃罗翠盖,藻翻笭箵跳银鲫。
尽北窗、高枕对书眠,床头易。一室内,虚生白。
一庭外,苔成积。看鹤雏离褷,凫儿飞拍。
半幅蔚蓝天似绮,数茎吟断须如戟。
听月明、寥亮不胜寒,南楼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