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两相丧,道与世污隆。
显晦各有定,何用关穷通。
大圣戒失时,从事难为工。
仲连执高节,坐却帝秦功。
相如双白璧,入楚遂成纵。
范雎羁旅客,一朝举国从。
苟为万乘器,何用根抵容。
世道两相丧,道与世污隆。
显晦各有定,何用关穷通。
大圣戒失时,从事难为工。
仲连执高节,坐却帝秦功。
相如双白璧,入楚遂成纵。
范雎羁旅客,一朝举国从。
苟为万乘器,何用根抵容。
此诗《咏史》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世道人心、道德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世道两相丧,道与世污隆”开篇即揭示了世道人心的双重性,道德与社会风气相互影响,彼此消长。接着,“显晦各有定,何用关穷通”指出显赫与隐退各有其定数,与个人命运的通达与否无关,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控性。
“大圣戒失时,从事难为工”引用大圣人的教诲,告诫人们行事需把握时机,否则难以成功。紧接着,“仲连执高节,坐却帝秦功”通过战国时期著名义士田单的故事,赞扬其坚守高洁的气节,拒绝助纣为虐,即使因此未能成就帝秦之功,也彰显了高尚的人格。
“相如双白璧,入楚遂成纵”提到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以双璧献楚王,最终成就了一段佳话。这反映了才华横溢之人,有时只需适时展现,便能获得认可和成功。
“范雎羁旅客,一朝举国从”讲述战国时期谋士范雎的故事,他虽曾是流亡者,但凭借智慧和策略,最终被秦国接纳并受到重用,一朝成为国家的栋梁。这表明机遇与个人能力同样重要。
最后,“苟为万乘器,何用根抵容”总结道,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足以影响国家的力量(“万乘器”),那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无需过分在意出身或基础条件(“根抵容”)。此言强调了个人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咏史》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刻探讨了道德、机遇、才能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登楼作赋,怅美人迟暮!枨触乡心如乱絮。
过拉武汉外,笔底沙边。问碑碣,累累草缠荒墓!
予心悲逝者,为甚勾留?何故栖迟不归去?
且待过青春,作计还乡,吟杜句,故人梓里!
应准备击钵催诗,海南香微熏炷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