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七》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七》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谏议新祠在,词林旧馆开。

清风随客至,飞雨隔峰来。

吊古怀唐策,登高羡楚才。

同游不共宿,吟望转悠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东阳在中元节时前往陵墓拜谒,途中遭遇降雨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自然的感慨。

首联“谏议新祠在,词林旧馆开”,点明了地点与背景,新祠与旧馆的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谏议,可能指的是古代官职,此处或指为国为民直言进谏之人;词林,古代文人聚集之地,旧馆则代表了过去的文化氛围。

颔联“清风随客至,飞雨隔峰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清风迎面而来,似乎是对访客的欢迎;而远处山峰之间,却下起了雨,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对比,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

颈联“吊古怀唐策,登高羡楚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唐策”可能是指唐代的政治策略或历史文献,“楚才”则暗喻了楚地的杰出人才。这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文化精神的向往。

尾联“同游不共宿,吟望转悠哉”,点出了诗人与同行者虽一同出游,但并未留宿一处,暗示了旅途的短暂与匆忙。而“吟望转悠哉”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或许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或是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学的特点。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次韵文老使君宗兄见赠近体佳什两篇仆与公别

旧游兰若尽英才,坐上高谈亦壮哉。
老去语音虽记忆,众中容貌各惊猜。
津亭夜雨故人少,樽酒灯花乡信来。
茂苑相逢话京洛,柂楼犹喜待春回。

(0)

次韵元功才友道中草药见贶因以解嘲

当时勇决径归休,更有人愚似我不。
何许置锥宁免累,直须毕娶始无忧。
频遭白眼伤流俗,谁向青门念故侯。
客里题诗相慰藉,羡君椽笔合螭头。

(0)

丁未岁春过西湖宾藏寺作

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
中有古佛屋,閴无人足音。
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
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
平生云卧想,正欲幽梦寻。
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

(0)

范才元参议求酒於延使君邀予同赋谨次其韵

桑落冷篘玉,菊篱霜著天。
飘零河朔饮,怅望竹林贤。
乌有防前辙,青州贵下田。
使君能遣骑,端为唤鱼船。

(0)

奉同黄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访鼓山珪公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
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
及茲百事懒,作意三日闲。
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
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
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
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
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
十年戎马后,集此兰若难。
未必支许游,能尽宾主欢。
暝色到峰顶,月光散林端。
摩挲忘归石,告以幽遐观。

(0)

麦秋亨

东坡喜雨事如此,吾舅名亭思不群。
不问两歧何许秀,且看十顷卷黄云。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