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岩绝壑涧之阴,芳馨独隐幽深。
相遇千年,相思寸心。是谓同心断金,渺难寻。
绿叶红丝,扇头题罢,远寄知音。
空岩绝壑涧之阴,芳馨独隐幽深。
相遇千年,相思寸心。是谓同心断金,渺难寻。
绿叶红丝,扇头题罢,远寄知音。
这首诗《西兴乐》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画面。首句“空岩绝壑涧之阴”以空旷的岩石、深邃的峡谷和阴凉的溪涧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芳馨独隐幽深”则点明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一种独特的香气独自隐藏于幽深之处,暗示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美好或情感的存在。
“相遇千年,相思寸心”两句,将时间的跨度与内心的情感深度巧妙结合,表达了跨越千年的思念之情,即便是在最细微的心灵深处也能感受到这份深情厚意。接下来的“是谓同心断金,渺难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情感比作坚不可摧的金石,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难以寻觅到与之相匹配的另一颗心,强调了情感的珍贵与独特性。
最后,“绿叶红丝,扇头题罢,远寄知音”以具体的物象——绿叶与红丝,以及扇子作为载体,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些物品之上,并将其传递给远方的知音。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强化了情感的传递与共鸣,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远方知音的深切思念与真挚情感。
整体而言,《西兴乐》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表达。
末世争外鹜,弥巧弥丧真。
孰知深山中,乃有葛天民。
含淳而抱朴,沈晦以自珍。
奉身一裘葛,养母兼鼎茵。
连枝无异爨,比屋有分囷。
百金能一掷,趋义勇过人。
高亭既还旧,小轩亦开新。
山凝太古色,水泛桃花春。
红尘何由到,鸥鸟长相亲。
春秋乡饮酒,雍容见嘉宾。
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