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湘绮音尘,蜀才凋落牙琴碎。
学通许郑,文追扬马,竟成何事。
石室爵离,礼堂马磨,侯芭哀泪。
更君山徒赭,鹃魂化碧,怕无地、容高睡。
堪叹世人皆醉。向湘皋、谁寻捐佩。
康成都讲,季长女乐,萱苏蕉萃。
私淑何人,说经成市,遗书愁坠。
况旗亭障扇,流传剩谱,按银箫字。
百年湘绮音尘,蜀才凋落牙琴碎。
学通许郑,文追扬马,竟成何事。
石室爵离,礼堂马磨,侯芭哀泪。
更君山徒赭,鹃魂化碧,怕无地、容高睡。
堪叹世人皆醉。向湘皋、谁寻捐佩。
康成都讲,季长女乐,萱苏蕉萃。
私淑何人,说经成市,遗书愁坠。
况旗亭障扇,流传剩谱,按银箫字。
这首《水龙吟·其二》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周岸登的作品,他以湘绮楼词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化兴衰的感慨。词中通过“百年湘绮音尘”开篇,描绘了湘绮楼的繁华与沧桑,暗示了人才的凋零和传统文化的破碎。接着,词人提及许郑之学和扬马之文,赞叹其学术造诣,但又惋惜这些才学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
“石室爵离,礼堂马磨”暗指历史变迁,如石室里的爵位失落,礼堂中的马匹磨损,寓言了侯芭等人的悲剧命运。词人感叹君山变色,杜鹃化碧,表达对湘绮楼及其文化的深深忧虑,担心再无宁静之地供人沉思。
“世人皆醉”揭示出世态炎凉,词人呼唤在湘皋寻找那些坚守道义的人,如康成讲学、季长女乐的场景,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然而,“萱苏蕉萃”则暗示了现实的困厄,私淑之人难以找到,经学研究也面临衰落。
最后,词人提到旗亭障扇上的残缺谱子,以及银箫上的字迹,形象地展示了传统文化遗产的流失,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借湘绮楼的历史变迁,寓言了时代的兴衰和个人理想的失落,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文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