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此年华晚,萧然学馆幽。
常閒心却闷,极静景多愁。
叶走堂阶响,云依殿吻浮。
黄茅日西下,戏犬在城头。
倏此年华晚,萧然学馆幽。
常閒心却闷,极静景多愁。
叶走堂阶响,云依殿吻浮。
黄茅日西下,戏犬在城头。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学馆内的一片宁静与寂寥之感。诗人孔平仲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与人文环境交织下的情感波动。
首句“倏此年华晚”点明时间背景,暗示岁月流逝,年华不再。接着“萧然学馆幽”描绘出学馆在秋风中的清冷与寂静,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常闲心却闷”,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使身处宁静之地,内心仍难以平静,充满忧愁。
“极静景多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面对的是静谧的景色,诗人的心中却涌动着无尽的愁绪。接下来的“叶走堂阶响,云依殿吻浮”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落叶在石阶上轻响,云朵仿佛依附在宫殿的檐角,飘浮不定,这些景象都增添了诗中的哀愁与孤独感。
最后,“黄茅日西下,戏犬在城头”以日落为背景,将画面推向了黄昏的凄美。黄茅随风摇曳,夕阳缓缓西沉,而远处城头的嬉戏犬吠,似乎在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却又更加衬托出整体的寂寥与落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静谧环境中难以排遣的愁绪。孔平仲以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深秋时节特有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