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池头波渺茫,温柔一种别为乡。
移从合浦珠初软,采出蓝田玉更香。
漫道青精能驻色,虚劳白石强撑肠。
君看自是真仙饵,不乞中黄太乙粮。
百子池头波渺茫,温柔一种别为乡。
移从合浦珠初软,采出蓝田玉更香。
漫道青精能驻色,虚劳白石强撑肠。
君看自是真仙饵,不乞中黄太乙粮。
此诗《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四十)鸡头》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以鸡头为对象,描绘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首句“百子池头波渺茫”以百子池的广阔水面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下来,“温柔一种别为乡”则通过“温柔”二字,赋予鸡头以情感色彩,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故乡,暗示其在人们心中的独特地位。
“移从合浦珠初软,采出蓝田玉更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鸡头与珍贵的珍珠和玉石相提并论,强调其珍贵与美好。珍珠的柔软与玉石的香气,不仅描绘了鸡头的外在形态,也象征着其内在的高雅与纯净。
“漫道青精能驻色,虚劳白石强撑肠”则表达了对鸡头营养价值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妄之说的讽刺。这里“青精”指代的是传说中的延年益寿之物,而“白石”则是古代炼丹术中常用的材料,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真正养生之道的推崇。
最后,“君看自是真仙饵,不乞中黄太乙粮”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了鸡头作为真正的养生佳品,无需借助于那些虚幻的长生之法。这里的“真仙饵”既是对鸡头营养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追求自然、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鸡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
赐还殊无功可论,放逐复向山前奔。
道人眸子炯如故,邀我累日游祗园。
御书新閤插霄汉,祝融严拱世所尊。
恍然身世脱尘垢,矫若鸿鹄辞笼樊。
是时秋老雨脚断,晴光万里凌朝昏。
北辰直下望天阙,纷纷郁郁卿云屯。
綵衣兰膳奉颜色,想见协气还闺门。
雁飞不到竟何许,日冀□□除瘢痕。
四年之中两到此,易摇难立怜孤根。
方寸倏忽丛百感,湘源白鹤空盈樽。
道人顾我亦无语,但指幡从风际翻。
由来否泰反其类,况逢主圣同羲轩。
而今而后戒覆辙,长记崇宁初纪元。
君家儒学频公侯,岂知孔孟穷于邹。
他年事业知未艾,诜诜孙子多清流。
红莲上客更超诣,劲节耻与今人俦。
自言名宦亦何有,回看家法长包羞。
芜城岁月已波逝,朅来文会消吾忧。
青天白日有崔子,亦许交臂闻嘉谋。
人生南北那可必,合散倏忽春云浮。
会须着鞭入圣域,无使后悔空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