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从来庵内人,结茅濒水更慇勤。
云飞日日满天地,借问如何能伫云。
不见从来庵内人,结茅濒水更慇勤。
云飞日日满天地,借问如何能伫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不见从来庵内人”一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世外的氛围。庵内之人似乎已经融入了自然之中,与周围的云雾融为一体,难以分辨。诗人以“结茅濒水更慇勤”描述庵的选址与建造,靠近水流,环境清幽,显示出对庵所处环境的精心选择和深厚情感。
接下来,“云飞日日满天地”一句,将视线拉高,展现了天空中云彩飘动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庵内之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云彩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荡,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变化,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庵内之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自由。
最后,“借问如何能伫云”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表达了对庵内之人如何能够与云彩和谐共处、达到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状态的好奇与思考。这不仅是对庵内生活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内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
我慕郑子真,躬耕老岩谷。
不慕苏季子,腰金诧宗族。
失脚落尘网,回头念幽独。
向来鸳鹭行,进退惭碌碌。
把麾鄱君国,饮水清湾曲。
缅怀九贤人,痛闵千里俗。
奉扬乏仁风,黎庶因炎燠。
畴能政有成,敢望诺无宿。
厚颜叨禄廪,汗背拥旌纛。
命下忽夔门,诸公孰推毂。
水陆三千里,湖重岭仍复。
至喜谒文忠,秭归怀李矗。
鄱人怜老守,去类楚臣逐。
出门桥已断,拥道頞争蹙。
初无龚黄政,滥继秦侯躅。
仇香旧同僚,别寄两竿牍。
赋诗仍画图,开卷宛在目。
清音满干越,馀韵到巴蜀。
我有二顷田,荒芜雁山腹。
愿画归去来,芒鞋事耕育。
《馀干翁簿以予去饶之日郡人断桥见留画图赋诗见寄因次其韵》【宋·王十朋】我慕郑子真,躬耕老岩谷。不慕苏季子,腰金诧宗族。失脚落尘网,回头念幽独。向来鸳鹭行,进退惭碌碌。把麾鄱君国,饮水清湾曲。缅怀九贤人,痛闵千里俗。奉扬乏仁风,黎庶因炎燠。畴能政有成,敢望诺无宿。厚颜叨禄廪,汗背拥旌纛。命下忽夔门,诸公孰推毂。水陆三千里,湖重岭仍复。至喜谒文忠,秭归怀李矗。鄱人怜老守,去类楚臣逐。出门桥已断,拥道頞争蹙。初无龚黄政,滥继秦侯躅。仇香旧同僚,别寄两竿牍。赋诗仍画图,开卷宛在目。清音满干越,馀韵到巴蜀。我有二顷田,荒芜雁山腹。愿画归去来,芒鞋事耕育。
https://shici.929r.com/shici/CzGqDBA.html
忆昔从师学弦诵,年与贾生相伯仲。
九日登高鹿岩脊,感物题诗笔初弄。
旧游回首半零落,三十六年真一梦。
当时唱和三四老,尚有残篇可吟讽。
今年节物身在家,行乐山间谩随众。
弟兄劝我登高山,身似驽骀不容鞚。
河东先生今靖节,有酒宁须白衣送。
朋尊聊献菲蒙泉,赐茗仍分小团凤。
愿公一饮寿千龄,三物年年敢驰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