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
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
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
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
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
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
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妇的艰辛生活和深沉情感。开篇“耕田衣食苦不足”,说明了农家生活的贫困和艰难,农妇每天都在为家庭的生计奔波,但收获往往是勉强温饱。紧接着“悠悠送子长河曲”,则展示了农妇送别儿女的情景,那一条长河似乎也在见证着这份离愁别绪。
第二句“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表达了农妇对亲人分别时的不舍和哀伤。这里用“不可别”强调了她们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而“日暮河边仰天哭”则更加突显了这份离愁的沉重。
第三句“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写出了农家男女对国家和家庭无条件的奉献。男儿们为了保家卫国而投身军旅,而女子则紧跟着丈夫,无论生死都与之共度,这种忠贞不渝的情操令人敬佩。
最后一句“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则透露了一丝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悲哀。农家子弟即使立下战功,也难以预料是否能得到封侯的荣耀,而那些在战场上失去生命的人们,转瞬间便成为了鬼魂,这种生死之谜让人唏嘘。
整首诗通过对农妇生活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宋代社会下层人民的艰辛和悲凉,同时也反映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常。
忆昔邮亭奉别裾,不知别后意何如。
夕阳树外烟尘隔,明月河边笑语疏。
客路惊回飞去梦,天风吹落寄来书。
西湖莫问残春色,且好白茅山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