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林书事九首·其二》
《武林书事九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竹林七贤六有子,何独无闻刘伯伦。

梦想先师授书处,城东风雨卧荒坟。

(0)
翻译
竹林七贤中的六个都有后代子孙,为何唯独刘伯伦没有名声流传。
我梦想着回到先师传授知识的地方,那座城东边风雨中荒废的坟墓。
注释
竹林七贤:指魏晋时期一群名士,如嵇康、阮籍等,他们在竹林下聚会,饮酒作诗,不受世俗约束。
六有子:指竹林七贤中的其他六位都有后代。
刘伯伦:可能是竹林七贤之一,但这里特指其没有后代。
先师:指传授他们学问或道德的老师。
城东:地点描述,可能是指七贤中某位老师的故乡或生前住所附近。
风雨:形容环境凄凉,也暗示时光流逝。
荒坟:指老师的墓地,显示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慨。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武林书事九首(其二)》。诗中“竹林七贤六有子,何独无闻刘伯伦”一句,提到竹林七贤,即东汉时期的一群隐逸之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这里以此比喻文人墨客的集会。而“六有子”则是指这些人物中的核心成员。诗人问何以没有刘伯伦的名字,这里的刘伯伦应为虚构或化名,暗示着诗人自己或其它特定的人物。

第二句“梦想先师授书处,城东风雨卧荒坟”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学术传承的向往和怀念。这里的“先师”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著名学者或教育家,而“授书处”则是指古代学习、交流知识的地方。后半句“城东风雨卧荒坟”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去文化的怀念和对传统的敬重。

总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历史隐喻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学术传承的崇拜,以及个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孤独感受。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十六

胸中耿耿向谁陈,舌在形羸强集神。

佩印已惭苏季子,埋名谁志李元宾。

乞粮傥死呼庚癸,贵格何须足乙辛。

秪恐数穷为鬼录,扁舟阻泛五湖春。

(0)

生查子·其十四

一岁会盘洲,月月生查子。

弟劝复兄酬,举案灯花喜。

曲终人半酣,添酒留罗绮。

车马不须喧,且听三更未。

(0)

寓事

饱鹜避弓横渚,惊鳞透网平波。

一段春光摇曳,几双静眼摩挲。

(0)

题李杜苏黄像.山谷

神为骖騑气为车,秋云扶疏春风腴。

汤饼睡起茗碗须,意往独与奚奴俱。

奴低头笑公,放懒不著书。

(0)

发阆州·其一

锦屏山后十二渡,一渡一回商浅深。

前行戒后谨毋忽,浅处着脚深寒心。

(0)

入山

箯舆轧幽径,乔松矫疏花。

好鸟媚嘉荫,圆吭咽清笳。

膏畦走秧马,茅檐嘶茧车。

谁知天下乐,尽属山人家。

桥横涧水断,寺古林屋斜。

铭架镇法鼓,诗碑记煎茶。

尊者俨如故,天奎失龙蛇。

划然小窗开,五蕊撑谽谺。

斗酒软两脚,捷步穷烟霞。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