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四》
《水调歌头·其四》全文
宋 / 王质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

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

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星斗烂垂空。

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秋萧瑟,林脱叶,水归洪。

江湖飘泊鸿雁,洲渚肯相容。

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

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质的《水调歌头(其四)》。从鉴赏角度看,王质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展现了他深邃的内心世界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首句“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描绘了一幅秋季晨景,草木间露珠满布,而松竹则在微风中摇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

“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这里借用了强劲有力的群山之势,形象地比喻为猛兽,使得画面生动而充满力量。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渔夫夜行,点点渔灯犹如星辰,引发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好奇和关注,体现出诗人对普通劳动者生活的关怀。

“星斗烂垂空。”这一句则是对夜空中繁星点点的描写,既美化了自然,又映衬出了诗人的胸襟与境界。

“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这里诗人借助对宇宙万物的一笔带过,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平视人间的哲学思考,体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怀和豁然开朗的心态。

接下来的“秋萧瑟,林脱叶,水归洪。”则是对秋季景象的继续描绘,通过秋风凄厉、树叶纷飞、河流奔腾等景象,展现了自然界在秋天的生机与动态。

“江湖飘泊鸿雁,洲渚肯相容。”这里诗人用鸿雁的迁徙和江湖之水的流淌,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宽广包容的心胸。

“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这一句中诗人提出一种理想,即希望众生都能得到平安,不被世间的喧嚣所扰,尤其是不愿听到夜深人静时犬吠的声音,这反映出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追求。

最后,“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愿意在自然中寻找一处幽静之所,以此作为自己的归宿。这里的“画麟阁”和“老墙东”都是对理想居所的美好描绘。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普通民众的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一篇充满哲思的美丽词作。

作者介绍

王质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集贤宾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0)

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

(0)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其一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0)

赠建阳医士杨椿老二首·其二

晚爱聃书义味长,无身始与患相忘。

残年颇觉饥难忍,未敢贪君不死方。

(0)

暮云辞

云行太虚中,薄暮何冥冥。

仰望青松梢,上有白雪翎。

千岩舞落叶,万树罗翠屏。

流水咽寒涧,湛露濡香蘅。

幽人一回首,家世渺浮萍。

蓬莱在何许,绛阙邈太清。

青鸟杳不来,白云去玉京。

夫我何悽其,怅哉此幻形。

注目玉霄峰,青猿一声声。

(0)

洛阳秋夕

泠泠寒水带霜风,更在天桥夜景中。

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