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朱门香夹道。一片笙歌,依约楼台杪。
野色和烟满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物华不逐人间老。日日春风,在处花枝好。
莫恨云深路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
渐近朱门香夹道。一片笙歌,依约楼台杪。
野色和烟满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物华不逐人间老。日日春风,在处花枝好。
莫恨云深路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沈蔚的作品,名为《蝶恋花·其二》。沈蔚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留恋不已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和难以到达之处的怀念与无奈。
首句“渐近朱门香夹道”营造了一种华丽而又温馨的氛围,朱门指的是贵族或官宦之家的门前,而“香夹道”则是指两旁花开芬芳,形成一条香气浓郁的小路。
紧接着,“一片笙歌,依约楼台杪”,这里的“笙歌”指的是悠扬的乐曲,"楼台杪"则是指建筑物的细部装饰,这两句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高远而又柔和的艺术氛围。
第三句“野色和烟满芳草”,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风光图,"野色和烟"意味着大自然中各种颜色的融合,而"满芳草"则是指到处都是鲜花盛开的景象。
第四句“溪光曲曲山回抱”更是将这种美丽推向了一个高潮,"溪光"指的是蜿蜒曲折的小溪流光,而"山回抱"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势如同大自然的怀抱般环绕着小溪。
第五句“物华不逐人间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意指美好的事物不会因为人的衰老而消逝。
接着,“日日春风,在处花枝好”继续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和持续性。"日日春风"代表着每天都有新的生机,而"在处花枝好"则是指不论走到哪里,总能见到美丽的花朵。
最后两句“莫恨云深路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之物的无限留恋和对于无法抵达之地的哀伤,以及对英雄人物(刘郎)归来的可惜之情。这其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沈蔚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艺术表现力。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甲寅良月初,为捧帅垣檄。
遍走三荡所,村落怪荒寂。
人谓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宫,神仙其窟宅。
惯是名胜游,不许俗眼识。
余虽一俗吏,心实慕名德。
痴儿官事了,此行乌可惜。
天气暖如春,得意马蹄疾。
仆夫嗟况瘁,告我请休息。
止宿萧市中,明朝辨行色。
未晓垂玉绳,向风嘶金勒。
行行十数里,渐渐仙境出。
始见九锁峰,穷眸望不极。
一似天为门,四山作扃鐍。
云烟一齐起,松桧万古碧。
岩洞是处有,名字难尽忆。
入拜大有庭,奇特更奇特。
洞天与福地,它山得其一。
惟此为两全,四字揭奎画。
主人贝道士,高志颇嗜客。
引谒帝宸殿,金钉朱户饰。
出示御书经,凤篆龙章笔。
拜手拈瓣香,举头看近日。
既见抚掌泉,又观松花石。
小愒漱玉轩,恍惊风雨夕。
再登虚白楼,顿觉天地窄。
迤逦游二洞,其东名大涤。
仰视洞中山,群崖翠欲滴。
蛟龙现鳞距,天产非人力。
石鼓清可听,石鱼亦堪击。
中有一小洞,谓能隔凡迹。
稚子曾入去,海声亲听得。
出洞见一井,石栏四围赤。
云是葛翁泉,大旱无竭泽。
西洞号栖真,却在山绝壁。
华盖垂于上,狮子横其侧。
非烟亦非云,蟠结斩如刻。
上有倒挂仙,疑是帝所谪。
棋台别东西,棋子散黑白。
又见方尺地,三人可容膝。
下如空谷声,必是仙隐室。
道士虽携持,余亦倦登陟。
归息翠蛟亭,寒玉走鸣瀑。
心目尽开豁,尘累涣然释。
坡仙纪旧游,壁间著遗墨。
吾得继清赏,奚必问姑射。
试观殊胜地,何年是开辟。
虽慕子长游,未学子真逸。
可惜系微官,匆匆整还役。
小子不学诗,数章□纪实。
《游洞霄纪实》【宋·马元演】甲寅良月初,为捧帅垣檄。遍走三荡所,村落怪荒寂。人谓白升里,杭邑才咫尺。杭有洞霄宫,神仙其窟宅。惯是名胜游,不许俗眼识。余虽一俗吏,心实慕名德。痴儿官事了,此行乌可惜。天气暖如春,得意马蹄疾。仆夫嗟况瘁,告我请休息。止宿萧市中,明朝辨行色。未晓垂玉绳,向风嘶金勒。行行十数里,渐渐仙境出。始见九锁峰,穷眸望不极。一似天为门,四山作扃鐍。云烟一齐起,松桧万古碧。岩洞是处有,名字难尽忆。入拜大有庭,奇特更奇特。洞天与福地,它山得其一。惟此为两全,四字揭奎画。主人贝道士,高志颇嗜客。引谒帝宸殿,金钉朱户饰。出示御书经,凤篆龙章笔。拜手拈瓣香,举头看近日。既见抚掌泉,又观松花石。小愒漱玉轩,恍惊风雨夕。再登虚白楼,顿觉天地窄。迤逦游二洞,其东名大涤。仰视洞中山,群崖翠欲滴。蛟龙现鳞距,天产非人力。石鼓清可听,石鱼亦堪击。中有一小洞,谓能隔凡迹。稚子曾入去,海声亲听得。出洞见一井,石栏四围赤。云是葛翁泉,大旱无竭泽。西洞号栖真,却在山绝壁。华盖垂于上,狮子横其侧。非烟亦非云,蟠结斩如刻。上有倒挂仙,疑是帝所谪。棋台别东西,棋子散黑白。又见方尺地,三人可容膝。下如空谷声,必是仙隐室。道士虽携持,余亦倦登陟。归息翠蛟亭,寒玉走鸣瀑。心目尽开豁,尘累涣然释。坡仙纪旧游,壁间著遗墨。吾得继清赏,奚必问姑射。试观殊胜地,何年是开辟。虽慕子长游,未学子真逸。可惜系微官,匆匆整还役。小子不学诗,数章□纪实。
https://shici.929r.com/shici/lgbHrSd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