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为朝廷累代重臣,弭大难,定大策,决大疑,回首当时,报国孤忠能有几;
我偕弟侄同声一哭,爱如父,慈如母,严如师,伤心此后,感恩知己再难逢。
公为朝廷累代重臣,弭大难,定大策,决大疑,回首当时,报国孤忠能有几;
我偕弟侄同声一哭,爱如父,慈如母,严如师,伤心此后,感恩知己再难逢。
此挽联深情悼念张之洞,以对仗工整、情感真挚的语言,展现了对张之洞作为重臣的崇高评价与对其家庭成员深厚情感的深切怀念。
上联“公为朝廷累代重臣,弭大难,定大策,决大疑”赞颂了张之洞在国家层面的卓越贡献。他作为朝廷的重臣,不仅能够化解重大危机,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还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决断,体现了其深远的政治智慧和担当精神。
下联“我偕弟侄同声一哭,爱如父,慈如母,严如师”则转向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对张之洞作为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的追忆。通过“我偕弟侄同声一哭”,描绘了在失去这样一位如同父亲般慈爱、母亲般温柔、老师般严厉的亲人时的哀痛之情。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挽联不仅仅是对政治功绩的纪念,更是对人性中亲情温暖的深刻缅怀。
整副挽联通过对比手法,既凸显了张之洞在国家层面的伟岸形象,又展现了他在家庭生活中的温情一面,全面而立体地刻画了一位杰出人物的多维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忠诚与亲情的双重重视。
不是怨离别,前途非所知。
所忧在吾道,世路安足悲。
冬徂春复暖,杳然无来期。
桃柳覆曲栏,鸟雀鸣繁枝。
对景每独坐,虚堂席毳帏。
童子报归人,未语先解颐。
相见空复情,掩泪恨去时。
丈夫贵肝膈,匪石终难移。
岂无众卉芳,乔松古壑宜。
千尺映危楼,迢迢与世违。
夙志非懒瓒,今昔伤淳漓。
口舌畏异同,长贫托海湄。
怪石丛高林,益励霜雪姿。
可以终隐,哀我后人。可以终默,谁迪先民。
毋尚孤洁,任其爱瞋。四众之式,不淄不磷。
深心坚忍,尽未来身。内无系念,外无长物。
一瓶一钵,一杖一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
无愧古人,无欺后嗣。慎乃典型,永垂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