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门巷,有旧时池馆,旧时花石。
一带弯环屏障好,对面蛾眉山色。
细径羊肠,疏篱麂眼,此境都如昔。
春来双燕,杏梁还是相识。
尚记丸髻荷衣,儿时学步,细数山坡级。
转眼沧桑尘事换,已是可怜陈迹。
画里人琴,卷中诗句,也变山阳笛。
蒲团香袅,结庐终胜行客。
旧时门巷,有旧时池馆,旧时花石。
一带弯环屏障好,对面蛾眉山色。
细径羊肠,疏篱麂眼,此境都如昔。
春来双燕,杏梁还是相识。
尚记丸髻荷衣,儿时学步,细数山坡级。
转眼沧桑尘事换,已是可怜陈迹。
画里人琴,卷中诗句,也变山阳笛。
蒲团香袅,结庐终胜行客。
这首词以"旧时门巷"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怀旧的画面,展现出词人对往昔家园的深深怀念。"一带弯环屏障好,对面蛾眉山色"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仗,赞美了旧居周围的自然风光,如同屏风般优美,与对面的蛾眉山相映成趣。
"细径羊肠,疏篱麂眼"进一步描绘了小路曲折、篱笆稀疏的景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田园之中。"春来双燕,杏梁还是相识"则通过春天归来的燕子和依旧的杏梁,表达了时光流转中物是人非的感慨,但仍有熟悉之感。
词人回忆起儿时的天真岁月,"丸髻荷衣"的形象生动,"细数山坡级"则流露出对那段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然而,"转眼沧桑尘事换,已是可怜陈迹"揭示了世事变迁,人事如梦的无奈。
"画里人琴,卷中诗句,也变山阳笛"借画卷中的景象和书卷里的文字,感叹岁月流转,连记忆中的美好也变得遥远。最后,词人以"蒲团香袅,结庐终胜行客"收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家园已迁,心灵的归宿仍胜过漂泊的行客。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旧居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浓厚的怀旧情感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