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华山诗十二首·其三》
《游华山诗十二首·其三》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霏霏翠翠湿芙蓉,历险穷幽几万重。

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

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

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华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句“霏霏翠翠湿芙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山的绿意盎然,仿佛湿润的翠色如同芙蓉般在雾气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历险穷幽几万重”则展现了攀登华山的艰难与探险的乐趣,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艰辛。

“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登山者置于与天相近的位置,仿佛能与天上的帝座相沟通,同时,也象征着后辈子孙围绕在身边,充满了家族传承的意味。这种对高度和家族情感的双重表达,使得诗句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在岩石之上举行祭祀仪式,与银河的距离似乎变得近在咫尺;竹林中的庭院里,吹笙的声音在浓密的露水中回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谐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最后,“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独特韵味的深深喜爱。步虚声歇,意味着在宁静的环境中,只有松风与涧水的轻柔旋律以及远处稀疏的钟声相伴,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登山过程中的内心体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观八阵图说·其二

天分三百六十度,巧历难窥本在奇。

万世机缄发龙卧,六军偏伍漫鱼丽。

常山变化徒言用,斜谷崎岖不遇时。

积石平沙人不识,尽从靺鞨说行师。

(0)

斋扉

暂别斋扉数日馀,重来整顿案头书。

砚池乾恐蚍蜉入,笔管闲容果裸居。

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

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

(0)

邹震父迁居界步

买得林庐在水西,眼前幽事总相宜。

溪山处分莺看管,梅竹添差鹤护持。

旋理小园增野趣,先留隙地作楼基。

却来界步晴岚底,收拾湄湘八景诗。

(0)

浪淘沙令·其一己未除夜

江上送年归。还似年时。屠苏休恨到君迟。

觅得醉乡无事处,莫放愁知。红灺一灯垂。

应笑人衰。鹤长凫短怨他谁。

明日江楼春到也,且醉南枝。

(0)

寓宿黄观复书堂晨至海棠花下走笔呈苏召叟

春风忽来花满树,海棠最多绕栏吐。

客愁才动不复安,两脚春泥踏春雨。

高枝背面辞晓喧,低枝湿透挥未乾。

胭脂深重粉亦殷,颜色滑腻脂肉寒。

五云忽卷晨妆毕,晓来姿态俱已失。

悔不敲门请君出,吃酒忍饥看半日。

疾呼杯酌倾已迟,但惊野雪扫还飞。

可能就赐醉眠者,烂嚼落花听鸟啼。

(0)

木兰花慢·其四雷峰落照

塔轮分断雨,倒霞影、漾新晴。

看满鉴春红,轻桡占岸,叠鼓收声。帘旌。

半钩待燕,料香浓、径远趱蜂程。

芳陌人扶醉玉,路旁懒拾遗簪。郊坰。未厌游情。

云暮合、谩消凝。想罢歌停舞,烟花露柳,都付栖莺。

重闉。已催凤钥,正钿车、绣勒入争门。

银烛擎花夜暖,禁街淡月黄昏。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