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斋扉》
《斋扉》全文
宋 / 周献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暂别斋扉数日馀,重来整顿案头书。

砚池乾恐蚍蜉入,笔管闲容果裸居。

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

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ifēi
sòng / zhōuxiàn

zànbiézhāifēishùzhòngláizhěngdùnàntóushū

yànchíqiánkǒngguǎnxiánróngguǒluǒ

chángliúméishíshǎosǔnshēngduōzhújīngshū

cōngcōngwèixiágòngyínyīngsòngqīngshēng

注释
暂别:暂时离开。
斋扉:书斋门。
数日馀:几天之后。
砚池:砚台。
乾:干涸。
蚍蜉:小虫。
笔管:笔筒。
叶长:叶子茂盛。
梅实:梅子。
笋生:新笋生长。
竹茎疏:竹竿稀疏。
未暇:没时间。
吟课:吟诗研读。
莺送:黄莺送来。
清声:清脆的鸣叫声。
翻译
我暂时离开书斋已有多日,现在重新整理案头的书籍。
担心墨水干涸,连小虫也能钻进砚台,笔管空闲时,就让果实随意栖息。
叶子繁茂,梅子稀少;竹竿稀疏,新笋生长弥补了这一缺憾。
时间匆忙,还没来得及好好研读,黄莺的清脆歌声送来了诗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献甫的《斋扉》,描绘了诗人暂时离开斋室后重新整理书斋的情景。首句"暂别斋扉数日馀"表达了诗人离别斋室一段时间后归来的心情。接下来的"重来整顿案头书"写出了诗人细致地清理书桌,恢复日常阅读的习惯。

"砚池乾恐蚍蜉入"一句,通过担心小小的蚍蜉进入砚池,体现了诗人对书斋环境的呵护和专注。"笔管闲容果裸居"则以轻松的语气描述了笔管闲置时的状态,暗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

"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希望书斋内外都能保持适宜的平衡,既有梅实的稀疏点缀,又有竹子新生的繁茂补充。

最后,"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以莺鸟的清脆鸣叫作为结尾,既写出诗人忙碌的生活节奏,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鸟儿的歌声都成了诗意的陪伴。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雅,展现了诗人对书斋生活的热爱与专注,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作者介绍

周献甫
朝代:宋   号:梅屋

周献甫,号梅屋。与邹登龙(震父)为友。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成父以子进酿法为酒酒成许分贶趣之以诗并呈子进昆仲

苏仙尽饮不满勺,平生愿求酒方略。

空山松桂不使间,必使捐糜效斟酌。

自言坐客有酣适,己虽独醒同醉乐。

是心可以付调元,叹息乡来湖海著。

迩来继有孙夫子,文高饮少俱苏若。

如何喜酿又相似,叔敖典型乱今昨。

谈间快说酒中病,鏖战如遇将军霍。

至其妙处殆神授,后稷播种神农药。

冬篘近撇不老泉,石室兰溪望风却。

我时篮舆适过之,静扫玉亭供偃薄。

呼童洗觞置我前,谓我多寡随人各。

讵须珠玉始脩容,濡唇顿尔忘谐谑。

我云此乃酒御史,径取橄榄充咀嚼。

庶几正味两相类,祛我沉痾屏无作。

我家是邦陋随俗,白酒酿来才宿诺。

彼人固肯号茅柴,此意岂复知京洛。

阿连闻道愈于我,换米急抛居士屩。

不劳火齐挠妻孥,要与论功上麟阁。

祇今旬月计已熟,沾溉况自有夙约。

醉乡道路久生梗,愁城疆界思开拓。

便须健步速持似,预恐肴核穷搜索。

梅公不与俗子对,我亦竹门无锁钥。

但判醉倒更微吟,万事休休还莫莫。

(0)

吉水落霞亭观程运使师孟留题作

倦客扁舟泊,危亭落照微。

馀霞信如绮,孤鹜更齐飞。

感叹昔所作,传闻今则非。

江山有如此,风俗应未违。

(0)

古意二首·其二

曾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何以,嵯峨剑门关。

未抵鄱阳湖,无风浪掀船。

脱身其早归,无污蛟鳄涎。

(0)

发隆兴后寄宋茂叔赵然道昆仲并属达后篇于待制侍郎二首·其二

晁君父之舅,徐子我之友。

晁诗紫微来,徐学新安后。

徐固困箪瓢,晁复厌奔走。

当今诸侯贤,孰愈豫章右。

经行见虽屡,款语不能又。

烦君因几席,为我探怀袖。

(0)

公择失期未至再督以诗

作诗有病谁与说,读书有疑谁与决。

思君祇在百里间,底事相望若胡越。

阿连报君有来期,候君未至趣以诗。

想因故人意恋恋,故作去鲁行迟迟。

(0)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其四

酒亦不难止,无以寄吾兴。

纵然酒可止,诗恐不受命。

二者必相须,未易相负胜。

所以千载人,不能除此病。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