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初芳日,与君同上春。
最蒙瑶席赏,俱照玉台新。
叶暗萦歌袖,花飞承舞巾。
从来攀折意,都在艳阳辰。
芳树初芳日,与君同上春。
最蒙瑶席赏,俱照玉台新。
叶暗萦歌袖,花飞承舞巾。
从来攀折意,都在艳阳辰。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芳树初开的美景,以及与友人一同欣赏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友情之乐的和谐交融。
“芳树初芳日,与君同上春。” 开篇即点明时节与情境,春日里,树木开始绽放出嫩绿的新芽,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赏春,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蒙瑶席赏,俱照玉台新。”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赏春的场景,瑶席象征着高贵与雅致,玉台则寓意着清丽与纯洁。诗人与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共享春光,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他们的欢聚而焕发出新的光彩。
“叶暗萦歌袖,花飞承舞巾。” 此处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环绕着友人的衣袖;花瓣随风飘落,恰巧落在友人的舞巾之上。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默契。
“从来攀折意,都在艳阳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攀折枝条本是古人赏花时的一种习俗,但在诗人看来,这种行为背后蕴含的是对春光易逝、相聚难再的深深领悟。艳阳辰,即明媚的春日时光,诗人以此提醒自己与友人要珍惜当下,享受这份难得的相聚之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与友情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充满了诗意与温情。
昔予病止诗,病颇为诗止。
君今病止酒,此病相表里。
君尝劝我诗,我以止报子。
欣闻覆杯戒,及此勿药喜。
诗魔固难伏,酒兴亦易起。
吾从止诗法,深悟酒中理。
衅端或由人,君意方罪已。
力绝非世情,德将斯善矣。
病源今始塞,慎勿问其涘。
请书止酒诗,永作刑牲祀。
平生抱诗癖,虽病不能止。
还同嗜酒客,枕藉糟丘里。
作铭示深戒,厚意勤教子。
萧然百玩馀,此技差独喜。
如以酒醒酒,愈醉不得起。
今将诗止诗,无乃非物理。
应酬与吟咏,何必分彼已。
虽无役志劳,有玩斯丧矣。
狂澜去莫追,来者方无涘。
拟学贾浪仙,焚诗以为祀。